如今,隔代養育成為了很多家庭“帶娃”的主要方式,與此同時,帶來的一些社會問題值得關注。記者從靜安區人民法院了解到,在靜安區人民法院2022年審結涉隔代養育類案件中,因隔代養育直接引發家庭矛盾的案件有58件,占45.7%。
聚焦“隔代養育”現狀,近日,靜安區人民法院以法院2022年審結的涉未成年人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為樣本,對審理的涉隔代養育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情況進行梳理分析,提出應對策略,發布《2022年度涉隔代養育婚姻家庭糾紛審判白皮書》,同時發布5起典型案例,切實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白皮書指出,隔代養育原因多樣,包括分居、雙職工家庭、經濟能力、父母離異、子女就學等。當事人年齡為“80后”的人數占比高達68.4%,“80后”家庭已經成為隔代養育主要家庭。
(相關資料圖)
白皮書分析,
在隔代養育類案件中,
家庭矛盾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獨生子女的特點。
獨生子女在生活方式與生活理念上與上一輩人存在較大差異,且他們的成長模式造成在處理家庭成員間的矛盾沖突時,往往較為簡單,缺乏溝通技巧。
二是祖輩需求的忽視。
祖輩在完成子女的養育責任后仍需承擔孫子女的養育責任,其自我認同、經濟保障、照顧看護、精神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往往受到抑制,導致祖輩的養育動力不足,產生矛盾。
三是社會對核心家庭的公共服務支持不夠。
獨生子女在處理家庭事務時面臨諸多現實困難,其中不乏共性問題,如社會服務機構中缺乏值得信賴的托育機構、婚姻家庭指導機構、心理服務機構等。
白皮書還對妥善處理隔代養育中產生的各種矛盾沖突,提高現代家庭幸福感提出建議:要樹立核心家庭的家庭責任觀念;發揮祖輩在隔代養育中的積極作用;學習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支持。
據悉,今后,靜安區人民法院將持續優化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為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