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糖體結合位點(RBS)在基因注釋中有什么作用核糖體的主要成份為蛋白質和rRNA,二者比例在原核細胞中為1.5:1,在真核細胞中為1:1,每個亞基中,以一條或二條高度折疊的rRNA為骨架,將幾十種蛋白質組織起來,緊密結合,使rRNA大部分圍在內部,小部分露在表面。
2、由于RNA的磷酸基帶負電荷超過了蛋白質帶的正電荷[/ur頌翹逑?頌翹逑鄖康腫url]負電性,易與陽離子和堿性染料結合。
3、單個核糖體上存在四個活性部位,在蛋白質合成中各有專一的識別作用。
(資料圖片)
4、1.A部位:氨基酸部位或受位:主要在大亞基上,是接受氨酰基-tRNA的部位。
5、2.P部位:肽基部位或供位:主要在小亞基上。
6、3.肽基轉移酶部位(肽合成酶),簡稱T因子:位于大亞基上,催化氨基酸間形成肽鍵,使肽鏈延長。
7、4.GTP酶部位:即轉位酶,簡稱G因子,對GTP具有活性,催化肽鍵從供體部位→受體部位。
8、另外,核糖體上還有許多與起始因子、延長因子、釋放因子以及各種酶相結合的位點。
9、核糖體的大小是以沉降系數S來表示,S數值越大、顆粒越大、分子量越大。
10、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核糖體的大小亞基是不同的。
11、50S(大亞基)23S,5SRNAS+原核(70S)34種蛋白質55種蛋白質30S(小亞基)21種蛋白質+16SRNA真核(80S)60S(大亞基)28S5.8S5SRNA+45種蛋白質78種蛋白質40S(小亞基)33種蛋白質,+18SRNA。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