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  正文

聞泰科技,并購式突圍

評論

隨著終端消費電子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聞泰科技ODM之路愈發艱難,行業規模遞減效應影響下,突破低維惡性競爭環境,提升行業話語權,轉型升級舉措迫在眉睫。

作者 | 季生

來源 |《 經理人》雜志


(資料圖片)

2008年,彼時智能手機巨大的風口之下,以聞泰科技(600745.SH)為代表的ODM①廠商開始快速崛起,借助行業風口推動,聞泰科技于2016年成功借殼上市,成為國內首家手機ODM上市企業。

然而,隨著智能手機終端出貨量增速開始出現下滑,市場由藍海轉向紅海,上游ODM廠商的盈利空間也開始不斷被壓縮,行業內競爭環境開始出現惡化。走出行業內部惡性競爭,尋求新的增長曲線已經成為了ODM廠商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為手機ODM行業引領者,聞泰科技又如何在當下惡性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成功轉型,最終實現公司多元化發展呢?

行業風口下,切入ODM賽道

2005年,具備音樂播放、照相功能的初代智能手機開始崛起,傳統老式手機開始逐漸沒落,相關國產手機品牌廠商因缺乏相關研發技術,導致其市場份額不斷被海外廠商蠶食,市場環境的轉變,使得國產手機品牌不得不摒棄原先簡單的貼牌生產模式,從而尋求與具備設計能力公司合作,進而也促進了主板方案設計(IDH)行業的發展。

擁有近10年手機行業經驗的聞泰科技創始人張學政選擇了自主創業,一頭扎入IDH行業中,在行業紅利影響下,張學政成功賺取了第一桶金。隨后2008年,第一代蘋果智能手機問世,智能手機劃時代節點正式來臨,彼時傳統IDH設計廠商存在感逐漸下降,張學政開始進行業務轉型,向ODM模式進軍。

在蘋果智能機的引領下,國產手機廠商及新品牌廠商開始爭相布局智能手機市場,但自身的設計、成本控制、制造能力均存在嚴重不足之處,此時具備設計及制造能力的ODM廠商開始進入他們的視線,在這關鍵的時刻,聞泰科技剛完成了IDH向ODM的轉型,自然而然也順利開拓了眾多品牌商的ODM訂單,使得公司迎來了第二階段快速增長時期。

2012年,經過4年發展的聞泰科技,其ODM市場份額做到了第一,同年開始準備上市,但因其業績不穩定及科技含量不高被否,2016年公司通過借殼艱難實現了曲線上市目標。這段時間以來,公司ODM業務持續放量,其營收規模在2020年更是突破了400億元,毛利率為12.11%,也出現了同比小幅提升跡象。然而,智能手機市場經過十幾年發展,硬件及軟件層面均出現了創新瓶頸,智能手機市場也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下游需求增長乏力情況下,品牌商開始倒逼上游ODM廠商,成本、創新及工藝要求更加苛刻,致使公司營收規模跌破400億元,毛利率也下滑至8.6%左右,同行工業富聯(601138.SH)也下滑至7.2%,另外兩家ODM龍頭企業華勤技術及龍旗科技毛利率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情況(圖表1)。

消費電子ODM行業競爭情況日益加劇,據IDC公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約12.1億部,同比下降11.3%,2022年平板電腦出貨量為1.63億部,同比下降3.3%,預計2023年出貨量約1.42億部,同比下降12%,而筆記本電腦方面,據研究機構TrendForce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筆電市場出貨量約1.89億臺,同比下降23%,預計2023年下跌至1.76億臺。其結果是2022年消費電子出貨量大幅下降,手機及筆記本電腦出貨量更是創下了近十年的低點,2023年這種情況或將延續,終端需求情況惡化,使得公司消費電子領域的ODM業務受到了嚴峻挑戰,目前公司也開始橫向拓展智能家居、汽車領域智能座艙、服務器等新領域,相關研發費用出現同比上升情況,但是新業務目前還處于一個驗證出貨階段,并沒有形成規模量產。

傳統ODM業務需求下滑、行業競爭加劇、新業務未形成規模的節點上,2022年聞泰科技ODM業務營收規模雖然保持正增速,但是毛利率卻出現了下滑,其凈利潤更是因為新業務的開拓而導致由盈轉虧,虧損幅度約15.7億元。公司橫向發展保障了業務規模,但是盈利結構并沒有得到改善,行業周期低迷及同行內部惡性競爭帶來的負面影響依舊持續影響公司正常經營,或許橫向發展并不是公司當下尋求突破的最優選擇。

戰略并購轉型升級

既然橫向發展無法改變所處賽道的優質性,退而求其次的縱向發展或許成為了第一選擇,在這方面,聞泰科技又將如何抉擇呢?

● 縱向整合第一步:并購安世半導體

2018年公司公告,斥資267.9億元收購安世半導體79.98%股權,正式布局半導體領域。其并購資金規模是公司當時總資產的1.58倍,超過了同期公司的總市值,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并購案,并購完成后將形成超200億元商譽規模,從財務結構角度出發,這無疑是一招險棋,如此高杠桿并購安世半導體,底氣又是來自哪里?

安世半導體是全球領先分立器件和功率芯片生產商,2022年躋身全球第五大功率半導體公司,公司采用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具備先進的研發生產制造能力,旗下半導體產品主要有晶體管(包括保護類器件ESD/TVS等)、Mosfet功率管、模擬與邏輯IC三大類,2022年收入占比分別為46%、31%、18%,其中小信號二極管和晶體管出貨量全球第一、邏輯芯片全球第二、ESD保護器件全球第一、小信號MOSFE全球排名第一、車規級PowerMOS全球排名第二、功率分立器件全球第五。產品主要運用汽車、工業與電力、移動與可穿戴設備、計算機、消費類產品領域,2022年收入占比分別為49%、23%、14%、8%、6%,汽車領域是公司收入主要來源(圖表2)。

并購安世半導體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切入高成長性新能源汽車賽道,構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2022年受制于全球消費電子需求下滑影響,全球半導體出貨量也呈現同步下滑跡象,然而,在新能源汽車、工業電子高速成長帶動下,汽車半導體市場需求呈現逆市增長,據麥肯錫分析,預計2021至2030年,汽車和工業市場半導體需求的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14%和12%,將成為半導體需求市場增速最快的領域,安世半導體作為汽車半導體領域龍頭企業之一,將充分享受行業發展的紅利。

品牌效應。2016年公司雖然成功借殼上市,但是由于自身業務所處賽道并不夠優質,盈利空間受限,使得公司沒有受到資本市場過多關注。本次成功并購,讓公司賽道前景性拓寬,在如今半導體國產替代邏輯下,公司品牌效應得到了大幅增強,行業屬性側重點從研發代工轉向半導體科技制造。

協同效應。從產品層面分析,安世半導體的模擬/邏輯IC、功率MOS、ESD/TV保護器件等半導體產品,均可運用到公司ODM業務生產制造中,有利于傳統業務的降本增效,在原材料配件供應方面促進了公司產業一體化發展,增強公司傳統業務核心競爭力。從業務層面分析,安世半導體公司的客戶群體橫跨五大運用領域,其中不乏三星、索尼、惠普、戴爾、博世等國際類大客戶,且這類客戶的部分業務與公司傳統ODM業務存在產業鏈供需情況,有助于聞泰科技與安世半導體之間實現客戶資源互補與開拓,助力聞泰科技走向國際市場。從成長性分析,安世半導體的高研發投入與公司ODM業務形成聯動,能夠給ODM模式中技術環節賦能,還能開拓新的成長賽道,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 縱向整合第二步:并購得爾塔

2021年中旬,聞泰科技斥資24.2億元購買歐菲光(002456.SZ)擁有的與向境外特定客戶供應攝像頭的相關業務資產,具體包括廣州得爾塔的100%股權、歐菲光在中國及境外所擁有的與向境外特定客戶供應攝像頭相關業務的經營性資產、無形資產等。此前,主要由于實體清單影響,歐菲光被蘋果公司移除供應鏈,使其被迫出售相關業務經營核心資產。

聞泰科技與珠海格力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出資及股東協議》,將收購相關資產裝入新設立的珠海得爾塔科技有限公司,聞泰科技持股70%,格力創投持股30%。收購完成后,得爾塔生產經營情況開始回歸正軌,同年11月,相關產品通過驗證,開始向特定客戶批量出貨。得爾塔攝像頭模組業務具備先進封測技術,擁有向國際一流手機品牌供貨能力,雖然該業務2022年凈虧損3.35億元,但是公司宣稱,將積極推進落實特定客戶新型號的驗證工作,啟動產品集成業務配套模組的出貨,進一步推動其先進技術產品在車載光學、AR/VR光學、筆電等領域的應用。

2022年,受市場經濟、通脹等因素影響,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表現不及預期,相關手機攝像頭模組需求也出現了,據TrendForce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手機攝像頭模組下降至44.6億顆,手機市場雖然不景氣,但是由于智能汽車的快速普及,車載攝像頭的景氣度逐步上升,據ICV TANK發布報告稱,2022年中國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達到54.13億美元,預計2027年將達到110.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26%。

目前來看,公司雖然正在積極推動光學模組業務,但是該業務與公司產品集成、半導體業務之間還未實現產業鏈的有效整合,以至于縱向整合的協同優勢沒能充分體現,從時間角度來看,新收購的項目時間短,工作重心還在恢復原有的業務規模上,期間沒能與公司主體之間的規模、客戶資源、研發優勢等形成有效碰撞,乃是情理之中,現階段也就無法給該業務縱向整合效果下定論。

新業務增長曲線形成

繼2018年收購安世半導體約80%股權后,2020年公司收購余下股權,使其成為聞泰科技全資子公司,同期控股股東在上海臨港投資建設12英寸車規級晶圓廠,持續擴大半導體產能,隨后2021年,安世半導體完成了對英國最大晶圓廠NEWPORT的收購,大幅提升產能擴充和研發投入,加速推動技術進步與迭代、覆蓋第三代半導體SiC和GaN、12英寸創新產品、IGBT等方面。至此,公司半導體領域重大投資暫告一段落,半導體領域重大投資讓公司經營規模、盈利結構均發生了較大改變。

2020年開始,ODM業務出現增長乏力情況,而安世半導體的并表,讓公司重新爆發出活力,2020至2022年期間,半導體營業收入分別為98.92億元、138億元、160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比例從19.13%提升至2022年的28.78%,增強公司半導體屬性。另外,在半導體業務的高毛利率影響下,公司整體毛利率出現了大幅提升現象,整體毛利率從不足10%提升至2022年的18.16%。2022年半導體業務實現凈利潤為37.49億元,同期公司ODM業務凈虧損15.69億元,光學模組業務凈虧損3.35億元,半導體業務儼然成為了公司利潤來源的重要支柱(圖表3)。

2018年,市值不足200億的聞泰科技高杠桿收購安世半導體,于當時而言無疑是蛇吞象,但現階段來分析,這招險棋無疑是非常成功的,這不僅應對了公司原先所處行業的激烈競爭、利潤不足的情況,讓公司體量更上一臺階,同時還在產業協同與客戶拓展方面,給予公司足夠的競爭優勢與市場,使其具備更多的成長性。聞泰科技在橫向發展難以實現大突圍的情況下,毅然決然選擇縱向發展,如今縱向發展效果愈發明顯,這或許是公司當下戰略轉型發展中的最優解。

有了前車之鑒,公司縱向整合并購得爾塔,進軍光學模組業務,相信在自身業務協同效應、大客戶綁定及新能源汽車浪潮下,能夠順利完成業務調整與突破,后續接力半導體業務,為公司成長添注新的增長動能。在企業發展與戰略調整過程中,也許不是每一家企業都能夠像聞泰科技那樣,選擇如此激進的轉型發展模式,但是其策略與魄力,值得我們去借鑒與反思。

① 原始設計制造商。相比OEM(原始生產制造商),ODM屬于模式的延伸,更加注重設計研發,可以為品牌商提供從設計研發到生產制造全周期服務,將產品從設想變為現實。

?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