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官網上發(fā)現,杭州市公開了一批地鐵“色狼”的行政處罰結果文書。這些違法者主要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猥褻女乘客、侵犯乘客隱私。時間跨度為2018年6月到2013年4月13日。
這些人中,有的在地鐵垂直電梯內猥褻女乘客,有的用隨身攜帶的手機偷拍女乘客裙底,甚至有的人向乘客身體撒尿。公布的行政處罰結果中,有的人甚至在幾天內連續(xù)作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此,律師表示,針對多次在地鐵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猥褻他人的違法者,可考慮建立黑名單制度,禁止他們乘坐地鐵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以免再次侵害他人。
有人在一天內連續(xù)作案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從公布的處罰結果時間上來看,每年均有多人因在地鐵上猥褻乘客或侵犯乘客隱私被處罰,處罰的事由主要為猥褻和侵犯隱私。僅從今年4月份到現在,杭州地鐵公安便對兩人作出了處罰。
在第一起案件中,陳某在杭州地鐵二號線列車上,以手觸碰李某某臀部等方式對乘客實施猥褻。警方決定給予陳某行政拘留12日的行政處罰。第二起案件中,錢某在杭州地鐵二號線地鐵車廂內,以手觸碰被侵害人身體的方式猥褻,后被群眾扭送至公安機關。錢某的行為已構成猥褻他人的違法行為,警方決定給予錢某行政拘留10日的行政處罰。
最早公布的一起案件發(fā)生在2018年5月,這起案件中,方某至杭州市地鐵一號線西興站站廳西電扶梯處,在女乘客身后趁其不備用隨身攜帶的手機拍攝乘客裙底,后被民警于地鐵西興站查獲。后方某被警方罰款500元。
在被處罰者中,有的人在一天內連續(xù)作案。比如,2022年8月,楊某在杭州地鐵上行電扶梯上,趁女乘客不備,使用隨身攜帶的手機偷拍乘客裙底,當天,楊某同樣在上行電扶梯上以同樣的方式偷拍女乘客裙底。后決定給予楊某行政拘留6日的行政處罰。
有的人在被處罰后,仍然在幾天內連續(xù)作案。杭州地鐵警方3月份公布的一份處罰決定書顯示,鄭某今年3月14日在杭州地鐵站臺二層上行樓梯處用隨身攜帶的手機偷拍乘客裙底隱私部位。兩天之后他又在杭州地鐵車廂上,采用頂撞、手貼蹭乘客臀部的方式對乘客實施猥褻。而5個月前,鄭某也因猥褻他人被杭州市地鐵公安分局處以行政拘留13日,警方最終決定給予鄭某行政拘留20天的處罰。
多發(fā)生地鐵車廂自動扶梯等處
從猥褻、侵犯隱私行為的發(fā)生地點來看,猥褻行為主要發(fā)生在地鐵車廂內,侵犯隱私行為主要發(fā)生在電扶梯等處。
北青報記者梳理杭州市政府官網公布的行政處罰結果發(fā)現,早晚高峰發(fā)生違法行為的案件較多。2022年7月,杭州地鐵警方曾專門進行過統(tǒng)計,通過對最近兩年杭州地鐵猥褻、侵犯隱私等案件的分析,此類案件有幾個明顯的特點,發(fā)生時間多為夏季或早晚高峰期,地點主要為客流量較大且會短暫停留的站臺、車廂、扶梯以及其他人員密集場所。
此外,其他地方警方的相關統(tǒng)計也顯示,由于夏季高溫,乘客衣著逐漸單薄,而地鐵區(qū)域人流擁擠、列車車廂狹窄等特點給了某些不法之徒可乘之機,因此地鐵區(qū)域的猥褻案件會呈現高發(fā)態(tài)勢。
律師說法
針對多次違法者可考慮建黑名單制度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趙良善認為,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guī)定,政府信息涉及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原則上不公開,但是對社會公共利益有重大影響的,應當公開。政府公開地鐵猥褻、侵犯隱私等行政處罰信息,能夠讓社會公眾準確辨識色狼、對色狼說“不”,進而杜絕色狼再次走進人群猥褻、騷擾他人。所以政府公開被處罰色狼的個人信息對社會公共利益具有重大影響,應當公開。
公開類似猥褻、侵犯隱私等行政處罰信息,一方面可以警示類似行徑人員,預防違法犯罪;另一方面有助于讓社會公眾辨識“色狼”,對防止“色狼”可能繼續(xù)騷擾他人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在他看來,這種公開信息的舉措值得推廣。
趙良善表示,猥褻他人有的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被行政處罰,有的則構成犯罪。被行政處罰的屬于“普通猥褻”,構成犯罪的屬于“強制猥褻”,這兩者最關鍵的區(qū)別是行為人在猥褻的過程中是否有“強制性”,如有則符合《刑法》第237條規(guī)定,構成強制猥褻罪;如無則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進行行政處罰。
趙良善提醒,當乘客遭遇猥褻或被侵犯隱私權時,切勿選擇沉默,要敢于反抗,敢于向猥褻行為說“不”,不能縱容違法者的不軌行為。同時,要注重取證,及時報警,及時調取監(jiān)控,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此外,針對多次在地鐵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猥褻他人的違法者,可考慮建立黑名單制度,禁止他們乘坐地鐵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以免再次侵害他人。
北京市中聞(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譚敏濤表示,一般猥褻行為和涉嫌猥褻罪,犯罪情節(jié)不同,性質惡劣程度不同,如果是一般的觸摸,這是一般性質的違法行為,應該被行政處罰,但如果是以滿足性欲為目的,對他人有強制行為等,這便涉嫌犯罪。
如果乘客在乘坐地鐵時遭遇猥褻或被侵犯隱私行為,要第一時間選擇報警,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還要注意對證據的保存,遭遇猥褻,萬不可選擇息事寧人,這是放縱違法行為人,很可能造成違法行為人變本加厲。
本組文/本報記者李鐵柱統(tǒng)籌/孫慧麗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