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網購游戲惡意退款的“偷盤哥”,為什么會變成全網公敵?

評論

星彡P丨文

誰也沒想到,偷盤哥的名字一夜間成為了玩家公敵,與劉睿哲、森里熒四等一同被綁在游戲圈的恥辱柱上,人人群起而攻之。

有些朋友可能已經知道了,最近游戲圈出了一件爛事,丟人都丟到外面去了。


(資料圖片)

事情起因于4月14日下午左右,幾張在PS5相關貼吧瘋傳的聊天截圖。

說是有一個買家在PDD購買《生化危機4重制版》的PS5光盤,結果回頭就舉報店家兜售平臺違禁品,試圖利用PDD的“僅退款不退貨”的機制白嫖。

你懂的,由于游戲光盤不是國內的正規出版物,網上不讓賣,很多店家都偷偷賣。平時雙方交易會想一些暗號,比如之前的《動物森友會》叫“猛男撿樹枝”,《生化危機4重置版》用的是“李三光4大鬧西班牙”之類。

結果這個買家各種作妖,名場面頻出,像什么《你這玩意是違禁品》《我可不敢再寄回》《我只是在維護自身權益》《我交給工商管理局處理吧》,拒絕了商家退回商品的請求,直接申請“僅退款”。

電玩店的老板娘也懵逼了,如此奇葩的買家還是她第一次見,把聊天記錄發到了老客戶微信群里吐槽。群友各個義憤填膺,覺得這不是欺負人么?

其中有個群友不太理智,直接去加買家微信對線。偷盤哥相當生氣,責怪商家故意泄露其身份信息,聲稱要到派出所報案,還把截圖添加到客服協商描述里。

其實不是老板娘泄露賣家個人信息(PDD上都是虛擬號碼,商家看到的也是假名字),完全是萬能的群友暴力開盒,但是這一下子對老板娘非常不利。

于是PDD網店也只能暫時關閉,避避風頭。

后來雙方在4月15日進行了直播對峙 ,B站搜索“專治社恐游戲體驗店”可以找到當時錄像。

她家實體店開在深圳,往期投稿都是電玩店人來人往的營業日常。有句話叫“真誠永遠是必殺技”,老板娘心還是太好了,直播時一直在勸說這位惡意退款的大學生。

告訴他,父母培養他不容易,好好讀書,不要在如此美好的校園時光里留下700多塊錢的污點。并且選擇主動讓步,建議他實在想玩游戲的話,就留一張,退一張吧,這件事就過去了。

最開始還有人問這事情“頂真嗎?”,懷疑是商家自導自演騙取同情搏流量也說不定,畢竟現在好多新聞都反轉了,讓子彈飛一會也無妨。

但是這次有完整的買賣雙方溝通截圖,再加上買方嘴上說著不了解游戲類型,兩張盤700多塊錢卻說買就買。而且明知道平臺禁止售賣,不是直接舉報而是要挾商家……

碰瓷味道實在太過明顯。后來有人曝光買家在其他游戲群吹逼的聊天記錄,發現此人是慣犯,用同樣手法薅過別的店,申請僅退款成功過,完全是有預謀的作案。

于是商家自導自演的懷疑不攻自破。

還有人見他在貼子說,已經用這種方法白嫖了半箱碟(貼子已經被他刪了)。也不知道多大的箱子,姑且算他20張光盤吧,按PS5大作首發價450左右來算,敲詐勒索數額也有近萬——前提半箱說法屬實的話。

這種行為已經不是白嫖了,是偷、搶、騙,所以后來這個買家被稱為“偷盤哥”。 很快啊,偷盤哥的身份信息就被打抱不平的網友暴力開盒了,說是在一個在上海三本讀書的大學生。

隨著事情發酵,偷盤哥的事跡在網上瘋傳,他的微信電話遭到狂轟濫炸,甚至鬧到了學校里去,還有網友寄壽衣花圈。

眼見著網上的輿論一邊倒,偷盤哥又開始“無中生友”的經典環節,聲稱不是自己干的,是另一個“黃”姓的朋友借用他的手機號詐騙,并對商家賬號被封這件事進行了解釋。

整篇文章并不算流暢,結合他的歷史發帖紀錄明顯有矛盾的地方,再加上他除了聊天記錄以外,沒有其它實質性的證據。很顯然,網友對他的說辭并不滿意,覺得是偷盤哥自導自演偽造紀錄。

帖子不到一天時間就疊了7000多樓,底下全都在噴他連瞎話都編不圓。也有人開始懷疑是不是團伙作案,所以才一次買兩張碟。

2023年4月18日早上八點。或許是迫于輿論壓力,在事情發酵4天后,偷盤哥終于頂不住了,聯系老板娘進行了全額退款。

至此,一場關于生化危機4重制版的“偷盤哥”的爭議算是結束了,但是關于事件的討論仍在繼續。

一方面是對平臺機制漏洞的指責。 PDD“退款不退貨”的售后政策已經不知道被多少商家噴過。這種一邊倒向買家的售后有好處嗎?有的,對付無良商家貨不對板還是很好用的。

但具體操作時候經常會遇到平臺審核擺爛,拉偏架,再加上高看了某些買家的戶口本厚度,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鉆空子惡意退款——典型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開始擔憂自己以后還能否買到實體游戲?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偷盤哥火出圈以后,各個電玩店就成了驚弓之鳥,暫時停止向新客戶兜售“特殊”的游戲,生怕會有模仿者出現。

畢竟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玩家內心的憤怒轉化為了對當事人的唾棄,不罵上幾句不足以平復憤憤不平的心情。

還有人把偷盤哥跟國內游戲圈的各種舉報事件聯系在了一起。

不管是為了敲詐勒索,還是為了發泄私憤,又或者其他目的,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就是,“舉報”的陰影與每個游戲玩家如影隨形。甚至單純這2個字,就擁有撼動情緒的力量,成為一根分量十足的導火索。

說實話,實體游戲交易方面比“僅退款”更惡心的破事多了去了。記得以前寧波老獵人還在做二手卡帶交易的時候,還出現過韻達快遞頻頻被偷的現象。

卡帶光盤本身很輕,又有一定的價值,二手流通變現也容易。于是經常被人中途掉包,到手就剩個空殼,導致當時老獵人直接禁用了韻達快遞。

《如龍》《黑魂》之類禁售的游戲,在閑魚也一直存在白嫖現象,很多賣家早早就不做了。 按理來說,大家應該都對這種坑爹事情習以為常。

那為什么大家對“偷盤哥”的反應如此強烈,事情影響也比想象中更壞呢?

我想,或許是因為他捅破了國內實體盤交易的最后一層窗戶紙吧。

雖然國內互聯網經常有人調侃主機玩家是“婆羅門”“鄙視鏈頂端”,但是真正接觸過應該知道,主機游戲的娛樂成本其實是非常低的。不用去考慮配置什么的硬件因素,3000塊錢的主機就能有上萬的PC體驗。

后續投入也不像手游氪金648那樣的無底洞。每次新游戲出來只要玩的夠快,兩周內迅速出二手,甚至只要出個快遞費,就能有源源不斷的游戲玩。

然而我這兩年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會就是——國內的實體盤交易市場收縮的非常厲害,買游戲的成本越來越高了。 很多大型的電玩店都開不下去了,自己的關注列表都換了一茬又一茬。

老獵人現在都轉型中介,直接小程序讓玩家點對點交易,不做直接的二手生意了。中途某寶又經歷一波波整改,像自由人電玩之類的大店鋪紛紛關閉,穩定的購買渠道越來越少。

市面上還在經營的大多是做港日代購生意的小商家,遇上熱門全新大作才會有預購的待遇。很多玩家直接轉戰更便宜的數字版,導致市場流通進一步變少。 游戲種類少不說,小眾游戲基本收不到,賣二手也沒有以前方便。

實體玩家的選擇,似乎只剩下全價購買游戲盤/卡帶了,要么等打折入手數字版的游戲。

雖然PDD有坑的地方,但是百億補貼確實狠狠地帶了一波流量,讓主機玩家能首發買到便宜游戲,不用那么傷錢包,所以選擇在上面開張的游戲店也越來越多。(PDD對二手市場的沖擊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就像這次事件里的老板娘,主業其實是“線下電玩體驗店”。按她的說法,平時掙不了多少錢,還背了一身貸款,生活過得并不富足。全靠深圳香港往返代購游戲,來補貼店里用度。

好在有一幫“臭打游戲”的老客戶們幫襯,幫她設計店鋪名字,平時在店里玩游戲直播帶貨宣傳,還把按摩儀之類自己的閑置用品放到店里供客人免費使用。

商家不容易,玩家也不容易。就像在網友們公布的聊天記錄里,老板娘自始至終都是以一個普通玩家的身份勸導在她眼里的“迷途大學生”。

說白了現在還做這門生意的,除了抖M,就剩下真心喜歡游戲的人——我相信喜歡玩游戲、愿意接觸游戲的幾乎都是年輕人,大多有著樸素的正義感。

都知道游戲行業是軟柿子,平時隨便捏,心情好捧你“文化出海”,不順眼就編排“電子鴉片”。長久以來,處于戰戰兢兢的緊張狀態讓游戲玩家的神經異常敏感,小小的風吹草動,都能讓人草木皆兵。

“偷盤哥”的事跡,卻把不安的要素埋在了游戲玩家脆弱的日常里,讓彼此信任出現了間隙。 畢竟事情一出,只會越來越多的人利用這個規則漏洞“薅羊毛”。

這不?就連模玩圈也相繼出現類似現象,以“走私”“假貨”為由申請僅退款。悲觀點看,或許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難以找到簡單方便的渠道購買到實體游戲了。

如果是流水夠高的大店鋪,可能頂多抱怨一下PDD的機制,直接就吃下悶虧了,生意還是照做。但對于一個收入微薄的小商家來說,700塊錢(如果出現爭議,平臺還會額外凍結700)可能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如網友們說的那樣, “好人不該讓人拿槍指著吧?”

游戲玩家的圈子很小,但面對壓力也更容易團結起來,于是這起事件自然就成為了情緒的宣泄口,讓人同情起那位被騙的老板娘來。

偷盤哥的名字一夜間成為了玩家公敵,與劉睿哲、森里熒四等一同被綁在游戲圈的恥辱柱上,人人群起而攻之……作為唾棄的對象,他的故事會一直在游戲圈流傳。

然而一個讓你我無可奈何的事實是:偷盤哥的行為可能還會繼續在某個角落里不斷被模仿、滋生下去。

-END-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