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成都商報】;
近期,有網友報料稱,自己明明在其他網購平臺買的東西,收到的快遞包裝上卻寫著“拼多多發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該網友的遭遇并非個例。記者在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看到,涉及網店“套殼”“無貨源”銷售的投訴類目繁多。
一位電商從業者告訴記者,在網購平臺“套殼”銷售的,多為“無真實貨源”商家。“這些商家只在平臺上開店,但沒有供貨渠道,就全網比價,篩選出價格最低的產品,再在第三方平臺加價賣給顧客。”
1
在平臺A下單 為何拼多多發貨?
消費者講述遭遇“套殼”商鋪的全過程
“我在其他平臺買的馬桶,結果收到了拼多多給我發的物流短信,很奇怪。”今年3月19日,陳先生在一電商平臺的個人店鋪中購買了一款售價為347元的馬桶。但下單后,他卻收到了來自拼多多的發貨信息。疑惑之下,陳先生撥通了拼多多上發貨商家的電話,商家明確告知他:“是其他平臺的店鋪在我們這里下的單,商品也是從我們這里發出的。”得知消息后,陳先生進一步對比發現,網購平臺上自己訂購馬桶的快遞單號、物流信息等均與拼多多顯示的一致。而價格上,兩個平臺價差達57元。“兩款馬桶一模一樣,但我下單的平臺上賣347元,拼多多才290元。”
這,并不是陳先生一個人的遭遇。馬女士最近在一家網購平臺花約72元購入了一款化妝刷。不久,馬女士也收到了拼多多的發貨提示。而快遞到手后,馬女士的包裹上甚至寫著:“我店僅在拼多多售賣!你被黃牛賺了差價!”
此外,馬女士發現,包裹上還附有該商品的拼多多二維碼,掃碼后發現,自己購買的化妝刷是拼多多另一家店鋪的產品,但卻只要19.9元!
事實上,這樣的“套殼”店鋪并不局限在某個單一的電商平臺。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看到,消費者在不同電商平臺下單最后都收到了拼多多發貨的信息。一名消費者稱,她3月27日在另一家電商平臺花62.58元下單了一件童裝,卻收到了拼多多的發貨信息,而這件童裝在拼多多這家店只要35.8元。
對此,記者聯系到一家網購平臺的客服人員,對方稱:“在我們平臺下單后,由拼多多發貨的現象的確存在?!痹摽头硎荆詴霈F這種情況,是因為第三方店鋪也可能在其他平臺開店,如果沒貨就會通過其他平臺的倉庫發貨,但這樣的現象并不常見。
2
“三無”人員開店?
代運營公司可手把手教,還提供刷單、刷好評服務
記者調查后發現,不少從拼多多發貨的商家,自身可能根本沒有實際貨源,而是“左手倒右手”,用顧客的信息直接在拼多多下單。
那么,這些無真實貨源的“套殼”網店是如何逃過平臺監管的?
“我沒有線下實體店,沒有實際貨品和進貨渠道,也沒有營業執照,能在網上開店賣東西嗎?”近日,當記者以此向多個網店代運營商鋪進行咨詢時,均得到肯定回答。
“注冊為個人店鋪,不賣食品基本就不會被查資質,也不會要求有實體店?!蹦尘W購平臺一家店鋪代運營公司A的工作人員如是告訴記者,并表示付款后可以全程指導開店。
就此,記者嘗試在兩家大型網購平臺注冊店鋪,發現成立個人店鋪的流程大同小異,且比較簡單。
在某平臺,記者發現,以自然人身份注冊個人小店,僅需提交身份證照片并完成人臉識別即可。其中,對市場主體相關信息的登記,在“自我聲明”中勾選相關內容即可。至于售賣商品資質的要求,只規定了部分產品的資質認證。但記者也注意到,根據該平臺的管理規則,平臺有權在申請入駐后經營階段繼續要求商家提供各項資質。
那么,沒產品怎么賣貨?代運營公司A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沒貨也能開個人店,基本思路就是通過拼多多或淘寶1688批發網選品,然后放在其他平臺售賣。”“如果是新手,可先選一個平臺進行代發貨嘗試,等有經驗了,就可多平臺開店擴大銷售。”
如何選貨?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可提供產品篩選服務:“根據市場基本情況,幫忙找到價格更低、更容易做起來的產品進行打造?!?/p>
至于所選產品的質量,這名工作人員稱,要追求利潤大、獲客多,就沒有太大必要要求質量:“質量高進價就高,你的差價空間就小,幾塊錢的東西沒必要追求很高的質量?!碑斢浾弑硎緭挠蓄櫩徒o差評時,其表示:“有投訴可以退貨或重新發貨,遇到難纏的用戶可以給予一定補貼。”
這名工作人員還表示,在任何平臺開店,他們都會提供刷單、刷好評服務:“我們會有專門的渠道幫店家做銷售數據,遇到差評我們也有應對辦法。”按照其介紹,店鋪交給代運營公司后,店家只需要充當客服與買家進行溝通即可。
“類似的中間商,我們一個月要服務上百個,還從來沒遇到過因為投訴導致門店下架的?!边@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幫助運營的代銷網店,月營業額“基本保持在萬元以上”。
針對這些說法,某網購平臺的客服回應稱,入駐的第三方店鋪,平臺會有專線人員進行審核,具體需要什么資質,要根據店鋪售賣的具體物品而定。
3
如何不被發現?
同一商品重新設計包裝,讓產品成功“套殼”
“套殼”銷售的同款產品,在不同平臺出現較大價差,難道不會被顧客發現?對于記者的擔憂,店鋪代運營公司B的工作人員稱:“在類似京東和天貓買東西的顧客,一般是不會去拼多多買東西的,所以基本很難被發現。”
為進一步打消記者的顧慮,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如果靠你自己來運營店鋪,那就有可能被顧客發現?!?/p>
這名工作人員解釋稱,如果要自行經營“套殼”商鋪,需要提前找好低價平臺的賣家協商代發合作,包括使用代賣方產品的網店圖片、介紹、參數等?!笆褂脤Ψ降膱D片就有可能被顧客發現是同一商品,現在被發現的店鋪大多是這個原因。”
此外,在商品包裝上,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自行運營店鋪,則需要購買“一件代發”軟件,通過該軟件進行第三方平臺下單,就可以保證顧客收到貨后不會發現是“套殼”銷售。據該工作人員介紹,“一件代發”軟件的售價一般在幾百元左右,該軟件并不能公開下載,需繳費后由代運營公司幫忙牽線才能獲得下載端口。
但記者在淘寶以“一件代發”為關鍵詞搜索發現,能提供代發服務的商家不在少數。其中一名代發商家表示,需要代發的訂單單價為8元??蛻糁恍杼峁┥唐酚唵巍①I家的收貨信息,就可通過“一件代發”服務,自行設置發件人的信息和發貨地倉庫,顧客收到的產品單號和其他信息就會和“套殼”中間商提供的一致,且不會顯示發貨平臺。
而如果借助代運營平臺,過程則更加簡單。代運營公司B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交由其代理,那么同一產品可幫助提供重新設計海報、產品介紹和上架、幫助核定線上定價等服務,讓顧客更不易發現是同一產品。
而代運營公司A的工作人員也稱,選定產品后,團隊將為同款產品進行重新包裝:“包括產品的宣傳照片、視頻,店鋪的重新搭建,我們會重新給你做,這樣就不容易被發現了。”
當然“套殼”中間商也要付出不菲的代運營費用。記者發現,一家代運營公司的報價為每月3000元,即可將“無貨源”店鋪交由公司代運營,公司會為店鋪進行裝修設計、產品上架服務以及網店的前期排名提升等。此后,若店鋪銷售額在30萬元上下,公司抽成1%;若在20萬元,則抽成2%。“我們經手的做產品代發的店鋪特別多,一個月我們大概能賺幾十萬?!贝\營公司A的工作人員說。
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從事“套殼”銷售的無貨源商家,店鋪月銷售額能達到幾萬到十萬元不等;而幫助“套殼”網店上線、吸客,也逐漸演化成一門公開的生意……
遭遇“套殼”銷售咋維權
律師:商家如有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主張退一賠三
代運營公司的行為是否合法?中間商進行“無貨源”銷售,賺取差價的做法損害了消費者的哪些權益?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購買、使用商品真實情況的權利。因此,中間商的“無貨源”銷售行為,首先就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另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及工作人員對收集到的消費者個人信息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中間商為了轉平臺購買,將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給第三方平臺的店鋪,這涉及對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的侵犯。付建同時補充稱,當產品出現問題或被消費者發現中了“套殼”陷阱,中間商就會將售后等責任推給實際銷售的店鋪,這樣的做法也會擾亂正常的交易體系。
江蘇法德東恒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藍天彬律師進一步補充道:“店主如果在其他平臺開店,去拼多多買東西回來作為源頭發貨,雖有賺差價的行為,仍屬正常經營行為;但如果并沒有買東西回來,而是直接在拼多多下單,并且填寫客戶收貨信息,就涉嫌違法?!彼{天彬強調,類似行為或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涉嫌泄露和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涉嫌侵犯消費者知情權和隱私權。
付建建議,如果發現賣家是“套殼”中間商,可主張退還差價,或發起退貨。對于商家在服務過程中有欺詐行為的,還可主張退一賠三。如果不能和商家達成一致意見,消費者還可保留相關證據后向法院起訴。
那么作為平臺方,在這一過程中是否有應該履行的職責?付建認為,根據《網絡交易規范管理辦法》,平臺方應該保證入駐商家符合相關經營資質,并監管商家在經營過程中是否存在違規。
“但每個店鋪都有自己的貨源和銷售渠道,且貨源通常屬于商家自主經營的事項,并不在平臺方的監管范圍之內?!币虼?,付建認為,當交易過程中出現售后問題時,商家應當作為第一負責人,平臺則負有監督處理售后問題的職責,如果商家出現違規情形,可以按照平臺規則對其進行處罰。
藍天彬律師也表示,平臺方對“套殼”中間商應加強審核。消費者碰到“無貨源銷售”的情形,如果對商品不滿意,可以要求退貨退款。如果店主不同意退貨退款,可以撥打12345投訴,也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還可以向法院起訴。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