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說錯倆字被罰46萬元,冤不冤?

評論

此前,陜西西安一名擁有千萬粉絲的吃播主播“小貝餓了”,在直播帶貨中將“靜腌牛排”19次說成“原切牛排”,引發關注。近日,該賬號關聯公司品颯傳媒(西安)有限公司因此事涉及的虛假宣傳,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處以罰款46萬元。

行政處罰決定書

說錯倆字,把“靜腌”說成了“原切”,被罰46萬元。這倆字,真比“一字千金”還值錢?!办o腌牛排”是經過腌制的,含有調料和更多水分,所以往往比原汁原味的“原切牛排”要便宜。這就好比把“二等品”說成“一等品”,把便宜貨當貴的賣,不是虛假宣傳又是什么?至于“口誤”一說,一兩次“口誤”可以理解,19次還能說是“口誤”嗎?


(資料圖)

當下,直播帶貨正火,此次執法部門的“打假”,可以說正當其時。

“互聯網+”帶來若干新的經濟形態,直播帶貨是其中之一。直播帶貨過程中,主播會對商品或服務的性能、特點等進行推介,從而達到銷售的目的。由此,“貨”的好壞全憑主播一張嘴,夸大宣傳、虛假宣傳等亂象,開始出現在直播帶貨中。

新的經濟形態,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我們倡導包括“互聯網+”在內的創新,但絕不允許任何擾亂經濟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新形式”的存在。正所謂“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我國多部法律法規都對“虛假宣傳”作出了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明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從事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不得發布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信息,欺騙、誤導用戶。

說錯倆字被罰46萬元的案例,至少有以下幾點現實意義:

一是誠實守信來不得半點虛假。童叟無欺,是商業的應有之義??浯蟆⑻摷?、欺騙,只能得逞一時,不可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況且,現在信息發達、法律完備,做了壞事想跑?哪兒那么容易。

二是直播帶貨行業的規范發展任重道遠。跟做任何事一樣,規范,才能長久;亂哄哄一團糟,永遠走不遠,也做不大。直播營銷人員的“信口開河”,表面看是個人的事,其實還關乎社會公德、法律規范和行業發展。自砸飯碗,怎么想都不是聰明人干的事。

三是越是被大家認可越要自愛。坐擁千萬粉絲,是受眾的厚愛和認可。那千萬粉絲,是支持者、啦啦隊,而不是待割的“韭菜”。越是“大牌”,就越要傳遞正確價值觀,越要堅持誠信經營,切不可自恃“獨大”,放任自己的言行,最終傷人害己。

私德有虧,不做;公德不許,不為;法律不準,遠離。如此,無咎。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