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發動群眾舉報是加強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在5月1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應急管理部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一季度,全國受理安全生產舉報量同比上升25.1%,發放舉報獎勵440萬元,上升91.5%。
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監察專員李豪文介紹,自去年將舉報工作納入“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以來,各地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一是舉報渠道不斷拓寬。去年,應急管理部開發了“安全生產舉報系統”,并開通了微信舉報小程序,市民通過搜索“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舉報”幾個關鍵字,即可進入系統,非常方便。一些地方還通過“隨手拍”、以“微信紅包”發放獎勵等形式,便利和鼓勵舉報。
二是宣傳發動廣泛深入。大部分地區普遍在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張貼舉報“二維碼”,讓社會公眾知曉“舉報有渠道、過程有保障、查實有獎勵”。
三是典型示范持續推動。各地區普遍定期公布舉報典型案例,引導規范有力有序開展舉報工作。最近應急管理部將公布第四批典型案例。
四是舉報人信息保護嚴格嚴密。一旦發現有關地方和單位泄露舉報人信息和打擊報復舉報人的,應急管理部將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查處。
五是舉報數量大幅上升。2022年全國收到舉報21萬余件,同比增加2.4倍;查實13萬余件,同比增加3倍,查實率創出新高;發放舉報獎勵3300萬元,同比增加1.2倍。今年一季度,全國受理舉報量同比又上升25.1%,發放舉報獎勵440萬元,上升91.5%。
此外,通過舉報還查處了一大批重大隱患和違法行為,應急管理部通過全國舉報系統,查處了一起死亡14人的重大瞞報事故、起初謊報2人,一起瞞報死亡9人的較大事故。
“安全生產就在身邊,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希望出現更多的‘朝陽群眾’。”李豪文說,希望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在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年行動中用好這一手段,打好這一仗,并不斷擴大成效,久久為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