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憨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岔河分站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滿鎮,主要擔負中老(中國-老撾)勐滿口岸的出入境邊防檢查任務及中老35號界碑至35-1號界碑的邊境線的管控任務,是一支富有朝氣和活力的年輕集體,也是維護中老邊境一線安全穩定的一支重要執法力量。
【資料圖】
自1977年建站以來,在一代又一代“岔河青年”的不懈奮斗下,先后獲評“云南省文明單位”、國家移民管理局“全警實戰大練兵標兵單位”,榮立集體三等功2次,集體嘉獎2次,連續2年被評為云南邊檢總站年度先進工作單位,2次被評為云南邊檢總站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5月22日,磨憨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岔河分站光榮獲評“云南省五四青年獎章”集體。
“巖三同志的親身經歷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他們那個年代,一聲號令便得上前線,憑借著青年的膽氣,在槍林彈雨中沖鋒陷陣,為的是保家衛國,護人民安寧,而作為新時代移民管理警察的我們,更應該展現出我們的青年擔當,扛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聆聽了老兵巖三同志的講述后分站副站長李函鍵感慨萬千。
分站始終堅持“以理想信念引領青年民警、以核心價值感召青年民警、以文化傳承培育青年民警”,建立“啟航新征程夢想之帆?放飛新時代青春之夢”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舉辦“青年大學習”公開課,開展“紅心向黨、無悔青春”主題大討論活動,引導教育分站青年民輔警明大理、識大勢、知大任、養大德,培養民輔警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有為青年。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作為新時代的移民管理警察,我們要在邊境地區的孩子們的內心種下一粒‘種子’,愛國的種子、法治的種子、真善美的種子。”。駐邊守邊更當愛邊為邊。每當分站執勤二隊副隊長古興祥帶著民警們走進勐滿鎮中心小學時,孩子們都會跑出教室熱情迎接,作為法治副校長的他,常常利用空余時間和民警們一起走進校園,為孩子們開展法律知識宣傳活動。
疫情期間,為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及時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分站持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多次同駐地政府企業進行溝通協商,最終在多方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勐滿口岸開通了甘蔗跨境運輸專項勤務工作,為駐地企業打開了甘蔗跨境運輸的“生命線”。
“太感謝了,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是你們給了我們最大的幫助和支持,及時解決了原材料供應不足的大難題,幫助我們實現了復工復產。”西雙版納英茂糖業原料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海峰把一面寫有“堅守國門展風采,便捷通關促發展”的錦旗送到民警手中。
據統計,疫情期間,分站共驗放跨境甘蔗運輸司機員工237927人次,跨境甘蔗運輸車輛193590輛次,高效保障近230萬噸甘蔗原料作物入境,幫助駐地糖類企業生產蔗糖創收超8億元。
“不管白天還是晚上,一看到他們的警燈、聽到他們的警笛,我們老百姓就感覺很安心!”駐守在邊境聯防所的民兵魯富榮說。
5月的訓練場,37度的氣溫,火辣辣的太陽下,不到2分鐘,全副裝備的隊員們就已經全身濕透了。
“同志們,今天的訓練科目是......”繁重的訓練任務并沒有讓參訓民警感到意外,因為他們心里很清楚,比武場上,即使是第二,也算是輸了。“輸,可以,但即使是輸,也是拼盡全力后的無能為力,挑戰極限后的轟轟烈烈!”正是這樣的帶訓理念,分站在2022年榮獲國家移民管理局“全警實戰大練兵標兵單位”。
分站始終立足移民管理事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需要,深入謀劃實戰練兵工作,針對隊伍青年民警占比高的特點,按照“從實戰中來,到實戰中去”的理念,從嚴、從細、從實開展各類警務實戰訓練,全方位提高青年民警隊伍業務素質和實戰本領,積極培養法制、科技、查緝、外語等各方面“高精尖”人才,鼓勵民警積極考取相關行業領域職業資格,2名民警取得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
分站還堅持落實黨建帶團建工作,建立實施“五帶一優化”黨團管理機制,通過帶思想建設、帶組織建設、帶班子建設、帶隊伍建設、帶工作發展、優化工作條件,切實履行好自身政治責任,實現了黨(團)員民警在業務上溝通交流、在政治上增強定力、在大局前保持一致的良性工作狀態。2019年以來,從共青團員隊伍中發展青年黨員6名,隊伍實現“零違法、零違紀、零事故”的總體目標,構建了規范有序隊伍管理新局面。
云南網通訊員?黃遠飛?韓昊洋?李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