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援外紀事】意外受傷的中國醫生在非洲堅持工作

評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援贊比亞第24批醫療隊隊員劉新義從國內出發前因意外導致跟腱斷裂,來到贊比亞時正處于術后康復模式。被分配到利文斯頓中央醫院后,劉新義積極加強鍛煉,認真完成工作,沒有因病情影響日常診療工作。

劉新義記得,他在下飛機時因行走不便需要借助手推車,他的踝關節站的時間稍長就腫得穿不上鞋子。但劉新義堅持工作,克服困難服務當地群眾,并努力幫當地醫生掌握醫療技術。

雖然利文斯頓中央醫院是贊比亞南方省最大的公立醫院,但這里的手術室條件比較簡陋。劉新義和隊友王棟就結合當地實際,通過開放手術為當地群眾治療腹股溝疝及臍疝。

“這里腹股溝疝及臍疝的發病率較高,當地人的腹股溝管短而平,解剖結構和國內有所不同,這就要求醫生選擇更為低平的手術切口。但當地醫生以前不開展此手術。我們就向他們講解這個疾病的發生機制及手術技巧,現在已經教會他們做這種手術了。”劉新義說。

利文斯頓中央醫院普外科病人比較多,急腹癥較為常見。在一次大查房時,劉新義遇到一個中年男性,入院被診斷為右側腹股溝斜疝,擬擇期手術。但劉新義查房時發現病人呈痛苦面容,就主動給病人查體,發現病人右側腹股溝疝內容物已還納,但病人下腹出現壓痛,高度懷疑有腸管缺血壞死的可能,需急診手術。

手術開始時距離上午查房已經過了5個小時,病人麻醉后突然排出大量腥臭血性便。劉新義結合病人病情的變化,更堅定了腸壞死的診斷,就決定臨時改變手術切口,由常規腹股溝疝切口改為下腹部探查切口。劉新義打開病人腹腔發現:腹腔大量血性腹水,約120厘米的小腸發暗缺血,給予局部熱敷后腸管血運無明顯改善,壞死明顯,只能切除長段壞死腸管。

手術順利完成后,主管醫師向劉新義伸出大拇指稱贊到:“Dr Liu,Very Good(劉醫生,真棒)!”(記者馮金燦)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