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受低層切變及副高外圍暖濕氣流共同影響,近期天氣仍然是以雨為主,多雨季節的稻田要注意防治稻飛虱為害。
稻飛虱屬于遷飛性害蟲,常見的有褐飛虱、白背飛虱和灰飛虱。被稻飛虱為害的稻田主要癥狀為,水稻上部葉片葉尖變黃,下部葉片枯萎,葉鞘可見灰黑色代謝物,嚴重時可引起煤煙病。
陜西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化龍稱,凡盛夏不熱、夏秋多雨的年份,易釀成稻飛虱大發生。今年6月到7月的降雨過程利于稻飛虱成蟲遷入、繁殖、擴散,在局部區域內易發生“突增”現象,一般低濕、排水不暢的稻田,以及抽穗較遲、生長嫩綠、偏施氮肥和長期浸水的稻田,蟲量大、為害重。
8月上旬是防治的關鍵時期,應積極開展化學防治,控制危害,確保秋糧豐收。
農業防治方面。同品種、同生育期的水稻連片種植,避免“插花”。同時要淺水勤灌,適時曬田,合理施肥,防止貪青晚熟,田邊雜草和田間稗草等要及時鏟除。
防治藥劑方面。在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期,2齡至3齡若蟲高峰期,每畝用20%呋蟲胺可溶粒劑20克至40克,或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50毫升,或10%阿維·氟酰胺懸浮劑等進行噴施。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藥劑輪換使用,降低害蟲抗藥性,稻飛虱主要集中在稻叢基部為害,防治時增加用水量,噴濕下部葉片。
注意事項:上述藥劑輪換使用,降低害蟲抗藥性,稻飛虱主要集中在稻叢基部為害,防治時增加用水量,噴濕下部葉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