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  正文

小天漫談|打卡博物館,咱要有備而來

評論


(資料圖片)

新聞:5月20日當天,博物館游客人數達到1.5萬人,是近期的一個高峰,其中很多是疆外游客,來這里了解新疆、感受新疆。

來自江西的游客周進軍說,新疆博物館館藏豐富,歷史內涵深刻,漢代八龍紋金帶扣、唐代海獸葡萄紋銅鏡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后有機會來疆,他還會再來新疆博物館,把一些沒來得及仔細看的文物,再認真地看一看。

相關閱讀: 新疆博物館迎來疆外游客參觀高峰

漫談:

5月,伴隨著氣溫升高和美麗的初夏風景,新疆旅游也逐漸進入旺季。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新疆除了賞風光享美食,還喜歡去新疆各地的博物館打卡,了解這里的歷史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內核,沒有文化的旅游是沒有生命力的。博物館是當地歷史文化的匯集地,可以讓你在參觀中增長知識。在此,筆者提醒大家,參觀博物館,咱得提前做點“功課”,有備而來。

參觀前,要“備課”。先了解一些新疆的基本歷史文化知識,而且要根據不同主題的博物館提前做“功課”。比如參觀歷史文物博物館可提前閱讀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而去地質博物館之前,要對相關的地質地貌特點、巖石種類等有所了解。有了基礎的認知,參觀會更有重點和針對性,觀后印象更深刻。

參觀中,要做好沉浸式參觀的準備。遵守博物館參觀規(guī)則,將手機調至靜音狀態(tài),免得打擾到別人。文物和展品都是歷史文化的精華展示,每一件文物的外觀、材質、大小、花紋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專注地參觀,不僅能欣賞文物的精美,還能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收獲更多。

參觀后,做好當“回頭客”的準備?,F(xiàn)在科技賦能的博物館增強了參觀者穿越時空、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多媒體互動式展示魔墻、歷史時空傳送門、AR幻彩魔屏自助拍照,“虛擬考古互動”“絲綢之路代入式體驗”“三維文物數字體驗”“古錢幣制作復原場景”……數字化創(chuàng)新技術讓館藏文物“活”起來,博物館濃濃的科技味本身也是一個亮點,更增強了博物館的趣味性,會讓游客意猶未盡,想要再去體驗一次,激發(fā)大家深入研究科技如何應用的興趣。

做了準備再去參觀,就不是外行看“熱鬧”了,而是用內行的眼睛看門道,觀感自然大不一樣。一次有備而來的博物館“微”旅行,就是上好了一堂精彩的歷史文化課,豐富歷史知識,堅定文化自信,一舉多得。(馬新玲)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lián)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yè)執(zhí)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