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風景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
7月3日,湖北省第八批對口支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援疆干部結束3年的援疆工作,開始返程。
湖北省第八批對口支援博州工作于2020年啟動。回首過去的3年,在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推動下,落地一個又一個項目、組織一次又一次教學教研活動、實施一臺又一臺手術……助推博州經濟、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高質量發展。
產業援疆再提質
6月27日,位于博樂邊境經濟合作區的西帕食品科技產業園內,工人們忙著安裝和調試設備。該產業園是博樂市2021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于2022年動工建設。
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分兩期建設蛋品精深加工基地,一期工程投產后年產值超5億元,將帶動博樂市和周邊300萬羽蛋雞的養殖和10萬噸飼料加工產業,整個產業鏈預計增加2000多個就業崗位。
“項目可以將公司飼料進口和蛋雞生產加工項目串起來,也能加速博州產業融合,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新疆西帕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澤說。
該項目是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幫助博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鏈補鏈的一個縮影。
2020年以來,在博州落地的援疆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共新增援疆企業26家,占援疆企業總數的38.9%;落地項目29個,總投資金額超64億元。
為實現受援地產業強鏈補鏈,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支持新疆金鑫昱紡織有限責任公司二期20萬錠紡織項目建設,該項目將于今年投產;吸引生產、加工、銷售全生物降解材料的軍毅科技(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從事紡織服裝生產的新疆西域賽湖服飾科技有限公司等相繼落地。
智力援疆結碩果
“幼兒園大班是孩子步入小學之前重要的銜接階段,要引導孩子做好入學前的各項準備。”6月27日,博樂市第一幼兒園大班教研組組長魯佳俊說。前幾天,幼兒園的150多名孩子畢業,可她依然惦記著這些孩子,內心充滿了不舍。
今年29歲的魯佳俊是武漢市武昌區東亭幼兒園教師,2021年10月作為教育部首批“組團式”援疆教師進疆工作。
作為一名大班教師,魯佳俊除了開展教學工作外,還指導博樂市第一幼兒園教師參加博樂市幼兒教師“幼小銜接”說課比賽活動;做客博爾塔拉報抖音官方直播間“幼小銜接”名師講座欄目,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教育觀念,參加“鄂博大講堂”與博州所有幼兒教師分享教學經驗。
2020年以來,湖北在智力援疆上持續發力。為支持受援地發展,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在博州建成3個“院士工作站”,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院校建立棉花技術推廣中心、紡織服裝產業技術研究院、婦產科教學實踐基地等研究機構,組織18位院士專家開展“湖北院士專家邊疆行”活動,其中10位專家被聘為受援地智庫專家。
在醫療方面,湖北援疆團隊在全疆率先組建并做大做強“援疆醫生聯盟”,實現多學科協作、多點位執業、多層次覆蓋、多區域聯動,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醫療援疆典型案例;創辦中醫醫院,制定并推廣中醫中藥防疫治療方案;深入推進百家醫院結對、百名醫生牽手等“六百工程”,引進120項新技術新項目,填補受援地103項技術空白,建設12個名醫工作室。
文化潤疆聚人心
6月30日,“楚韻千秋”編鐘國樂音樂會在博州文化藝術中心劇場舉行,來自湖北省歌舞劇院的藝術家們用編鐘、竹笛、大提琴、琵琶等樂器演奏了《春華秋實》《絲綢之路》《仰鶴》《楚韻千秋》等經典曲目,讓博州觀眾一飽耳福。
“在家門口享受這樣的視聽盛宴感到非常幸福和震撼,希望湖北和博州兩地有更多文化交流活動。”博樂市民楊靜說。
3年來,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深化兩地在文化旅游上的互動、互融。2020年以來,博州和湖北兩地各單位共有500多批次、6000余人次往來,該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組織包機,吸引3萬多人次來博州旅游觀光。
此外,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還建設“書香小鎮”、“楚”文化、“孝”文化傳播平臺,邀請20多位湖北知名文藝家來博州采風創作,組織60多次兩地間的文化交流展示活動,各族群眾同唱黃梅戲《鑄魂天山》等劇目;兩地6500多名中小學學生在互通書信、視頻同課、互訪研學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湖北省圖書館向博州圖書館開放數字圖書資源……
“應博州所需、盡湖北所能,湖北將竭盡所能,讓更多人了解新疆、關注新疆、支持新疆、來到新疆。”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黨組書記、總指揮,博州黨委副書記方向榮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