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實時焦點:史上最貴一盤“菜”,價值3萬億,兩個超級大省搶瘋了!

評論

2022年最強風口是什么?

或許第一反應是新能源汽車,但民以食為天,中國人的飯碗正迎來第三次大變革!


(資料圖)

“18分鐘做一份煲仔飯,小時候外婆鍋巴飯的味道”;“廚房小白,20分鐘搞定一桌年夜飯”;“懶人必備!10分鐘做好三道硬菜,梅菜扣肉、水煮牛肉,酸菜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預制菜正在以快征服挑剔的中國胃。

一盤3萬億“菜”,預制菜第一大省爭奪白熱化

倒推預制菜的爆火,這把火從2022虎年春節燒到年末。

線下商超、線上電商、社區團購、老字號餐廳、新消費品牌齊齊盯上預制菜,推出預制年夜菜,例如,盒馬鮮生2021年12月底開啟預定年夜菜,傳統硬菜如佛跳墻、紅燒肉,豪華海鮮如帝王蟹、東星斑,價格小則幾十,大到上千元。

2023年兔年春節越來越近,預制菜年夜飯必將迎來又一次混戰。

提起預制菜,不免想到了料理包,心生反感。

其實,預制菜并沒有那么可怕,小時候停不下嘴的辣條,坐綠皮火車必帶的八寶粥,時下流行的自嗨鍋,若再回憶一下,超市冷柜中腌制好的牛排,一排排洗凈切好的盒裝土豆絲、四季豆、蔥姜蒜,買回家下鍋炒一炒就能吃。 

以上都是預制菜,只是根據加工的深淺程度以及食用的方便程度分為4大類,即配、即烹、即熱以及即食食品。

預制菜的出現被喻為“餐飲第三次革命”。

20世紀60年代,預制菜起源于美國,20世紀80年代在日本、加拿大及部分歐洲國家興起,隨之逐漸發展成熟,傳入我國是在90年代,2010年前后國內預制菜行業B端進入放量期,此輪被熱炒則是在C端。

根據Statista數據,2021年中國預制菜總消耗量達174.72萬噸,人均預制菜消費量遠低于歐美日。2021年,國內預制菜市場規模已達到3459億,按照每年20%的超高復合增長速度,未來3萬億并非夸大其詞。

拆解預制菜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供應企業,包括糧食、蔬菜、肉類、水產、調味品,中游環節涉及預制菜生產過程,包括初加工、深加工,下游則為消費終端,B端連鎖餐飲,以及C端的零售商。

由于融合一二三產業,預制菜產業鏈長,對鄉村振興,發展現代農業的時代命題至關重要。

農業農村部出臺《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農商直供、預制菜肴、餐飲外賣、冷鏈配送等業態發展,開發推廣“原料基地+中央廚房+物流配送”、“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等模式。

風口之下,山東、河南、江蘇、福建、廣西等多個省份出臺相關政策,劍指預制菜。

今年3月,廣東將預制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力爭在三年內建成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預制菜全產業鏈研發平臺,五年內培育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制菜龍頭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山東印發了《2022年“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三批)》,對“加快推動餐飲業發展具有魯菜特色的預制菜”提出了一系列支持舉措,推動山東預制菜產業供應鏈、產業鏈融合發展。

江蘇提出加快建設預制菜博覽中心、推進線上線下預制菜數字化體驗等九項工程。福建發布21條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提出到2025年,建設3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2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多條重磅政策襲來,風起云涌之際,誰能摘下萬億預制菜第一大省的桂冠?

從預制菜企業數量來看,山東一騎絕塵,江蘇、廣東緊追不放。

企查貓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全國預制菜企業已增長至7萬多家,其中,山東的預制菜企業高達9246家,數量全國第一,其次是河南、江蘇、廣東,均在5000家以上。

目前,A股共有83家預制菜概念公司,山東有25家上市及掛牌企業(A股及新三板),包括煙臺的春雪食品、龍大美食、雙塔食品、東方海洋,濰坊的得利斯、惠發食品以及威海的好當家等。

廣東有9家,如國聯水產、廣州酒家等,前者是水產食品龍頭,其風味魚、小龍蝦系列銷量火爆,前不久還定增10億元加碼預制菜,后者是老字號餐廳入局預制菜。

從預制菜產業營收規模來看,北京碾壓群雄,河南慢慢掉隊。

近5年,共有7個省份的產業營收規模達到千億元以上,分別是北京、廣東、山東、四川、上海、內蒙古和河南,其中,北京預制菜產業營收規模更是一度突破3萬億大關,2021年下滑至29245億元,但仍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廣東緊隨其后,預制菜行業規模從2017年的4192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5916億元;山東則從2017年的246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370億元;河南反而掉出千億規模隊伍,從2017年的1099億元下滑至887億元。

但論掙錢,還是得看廣東。從已知歸母凈利潤來看,廣東在2020年逆襲北京后,2021年憑借740億元再次超過北京的512億元,坐穩第一。山東增長穩定,2021年預制菜行業已知歸母凈利潤為150億元。

考慮到產品新鮮度要求,預制菜依賴冷鏈運輸,因此,冷鏈物流配套設施是衡量一個地方預制菜發展的重要維度。山東冷庫面積居首,上海冷藏車第一,廣東冷鏈物流企業數量最多。

山東是唯一擁有2個國家級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省份。今年5月,淄博的齊魯預制菜科創產業園正式開始運營,據了解,這個產業園就擁有5萬-8萬噸冷庫冷藏能力及年均5萬噸加工能力。

爭搶預制菜第一大省,底氣何在?

在一眾競爭預制菜第一大省的地區中,山東和廣東尤為顯眼,彼此底牌不一。

山東最大底氣在于農業根基深厚,是中國首個農業總產值突破萬億的地區,而預制菜最主要的原材料諸如蔬菜、肉類、水產,山東全都能滿足,這份優勢令其它省份難望項背。

山東蔬菜、豬牛羊禽肉產量穩居第一,水產第三。“中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在濰坊”,濰坊下轄的壽光被稱為“蔬菜之鄉,是北方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2021年蔬菜年產量達379.8萬噸,此外,聊城下轄的莘縣,菏澤、臨沂、濟寧等都是知名蔬菜產區。

濰坊下轄的諸城連續16年作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每年生豬出欄超110萬頭,屠宰生豬300萬頭。2021年,肉雞出欄7500萬只,屠宰近2億只。

濰坊也順勢提出打造“中華預制菜產業第一城”,并發布“三年計劃”,力爭到2024年,全市預制菜市場主體數量達3000家左右,預制菜全產業鏈規模突破3000億元。

由此,山東正以諸城、濰坊等為主要陣地,打造預制菜產業集群。

食品加工業實力雄厚,山東食品產業產值連續28年位居全國第一。據悉,山東擁有超過8000多家食品加工企業,在原料和加工上都具有產業規模化優勢。這讓山東在預制菜產業鏈中掌握中游環節。

美中不足的是,山東預制菜缺乏品牌影響力,在《2022年上半年中國預制菜品牌百強榜》中,山東僅有9個品牌上榜,供應鏈企業龍大美食今年才剛剛明確以預制菜為核心轉型。

此外,魯菜雖然傳統八大菜系之首,但地位尷尬,淮揚菜因為國宴早已名揚中外,川湘菜聚攏了一大批年輕人,提起食材原汁原味首先想到粵菜,只有魯菜,沒有留下記憶點,存在感低。

堂堂工業大省,廣東為什么盯上一盤菜”?

其實,在工業產值第一的光環下,廣東的第一產業也是數一數二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第一產業增加值達2166.01億元,位居全國第三,僅次于山東和河南。

從資源上來看,雖不及山東,但廣東蔬菜產量全國前十,粵東西北分布著多個農業大市,如湛江、清遠,省會城市的廣州竟然是蔬菜種植大市,產量全省第二。

不過,最大的優勢在于天花板級別的消費市場。數據顯示,廣東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8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18.31萬人,均為全國第一,三座城市人口超千萬;身處的大灣區坐擁5座萬億GDP城市,經濟總量12.6萬億,接近甚至超過東京都市圈。

有人、有經濟才能孕育出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新興事物向來在一線城市生根發芽,經過一線市場檢驗后,再逐漸轉移至下沉市場。預制菜想要全面推廣,攻下一線市場不可或缺,大灣區,從長遠來看,更是預制菜未來走出國門的第一窗口。

廣東預制菜產業氛圍濃厚,綜合實力強悍。NCBD發布的《2021中國預制菜產業指數省份排行榜》中,在宏觀經濟、消費水平、預制菜企業數量與規模、網民關注度以及政策扶持力度等多個維度上,廣東綜合得分79.24分,預制菜產業指數排名第一。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廣東省屬企業恒健控股牽頭成立了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預制菜產業投資基金,母基金規模為50億元,子基金群規模為100億元。

帶頭定制預制菜標準。今年7月,廣東在全國率先立項制定《預制菜術語及分類要求》《預制菜冷鏈配送規范》《預制菜產業園建設指南》等5項預制菜地方標準。

整體布局來看,廣東按照“一核一帶一區”分區謀劃布局建設一批預制菜產業園,并將其納入第二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以及廣東發展現代農業與食品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范疇,予以重點扶持培育。

目前,肇慶、湛江、潮州、佛山、江門、茂名等地也正在積極創建預制菜產業園,形成預制菜產業集聚效應。例如,肇慶高要區正建設7000畝的灣區預制菜產業“第一園”——粵港澳大灣區(肇慶高要)預制菜產業園,珠海斗門成功獲批省級預制菜產業園。

深圳也在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福田區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零售、餐飲業的支持政策,覆蓋招商引資到企業上市、人才等方方面面,來福田落戶,符合條件的最高1億元,誠意十足。

尤其是產業空間方面,眾所周知深圳寸金寸土,福田區又是CBD,抓住部分中小企業想來不敢來的痛點,提出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在福田區租賃社會務業作為自用辦公用房,最高給予100萬元的租金支持。

在政策吸引下,深圳匯聚了2037家預制菜相關企業。今年6月底,深圳地鐵跨界推出餐飲品牌“深鐵食研室”,打通地鐵-預制菜消費場景,上班族早已到福田樞紐美食廣場嘗鮮;7月,“盒姐”成立不到兩個月,在深圳開出十多家預制菜門店。

還有眾口味這樣集食品生產加工、供應鏈、食品產業園區開發運營、餐飲服務和智慧農業于一體,食品全產業鏈發展的企業集團,深耕預制菜20年,是珠三角區域KA超市生鮮熟制面點占有率最高、銷量最大的供應商。

不容忽視的是,廣東美食氛圍同樣濃厚,既有段子“廣東人一口一個福建人”、“早茶文化”、“下午三點飲茶先”,營造出廣東人會吃、懂吃的形象,又有廣州、順德、潮汕等地方特色美食做支撐,豐富了預制菜品類。

此外,粵菜口味清淡,無論吃辣還是不吃辣的人群,接受范圍廣,而且營養健康,符合當下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

而粵菜預制菜已經接受了市場驗證,《2022年預制菜線上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今年前10個月,閩粵菜系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93%,排名于所有菜系首位。

最后,綜合來看,山東憑借蔬菜、禽肉等資源稟賦擁有一定的先發優勢,發展預制菜基礎扎實,而廣東置身預制菜第一消費市場,時刻掌握市場風向,能精準擊中消費需求,這份敏銳無出其右。

當然,預制菜這盤價值3萬億的“菜”,盯上的不僅是山東、廣東,更多重磅選手將親自下場,蒸炒煮烤,各顯神通,革新中餐,帶領我們邁入一個妙不可言的時代。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2-2027年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2】《2022-2027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區域產業對標研究、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參考資料:

【1】《預制菜行業深度報告:藍海新格局,掘金正當時》,華鑫證券

【2】《2021中國預制菜產業指數省份排行榜:廣東第一》,餐寶典

【3】《“預制菜第一城”,沖擊北方經濟十強》,城市進化論

【4】《預制菜大省哪個強?論經營規模,北京第一;論家數,山東稱雄》,每日經濟新聞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