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焦點播報:新方法!可實現常溫常壓下二氧化碳捕獲與釋放,離“雙碳”目標更近一步

評論


(相關資料圖)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的劉波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學的徐強教授與國際研究團隊合作,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客體分子首次模擬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結構,成功地利用廉價的硫酸胍與二氧化碳共結晶形成了穩定的包合物,實現了二氧化碳的可逆捕獲與釋放。這一研究成果在《細胞報告物質科學》上發表,有望成為一種高潛力的碳捕獲和存儲方法。

碳捕獲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重要環節,對于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基于變壓變溫的物理或化學吸附過程被廣泛應用于二氧化碳的捕獲,其主要依賴于多孔材料吸附二氧化碳分子。雖然方法具有吸附熱低和易于再生的優點,但是煙道氣和環境中的水汽與二氧化碳分子競爭吸附,導致吸附劑選擇性、容量和循環性能降低。與此不同,化學吸附劑具有更高的選擇性,但是再生過程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這在實踐應用中極為限制。

通過利用硫酸胍和二氧化碳共結晶形成穩定的包合物,劉波教授、徐強教授和國際研究團隊成功地實現了環境溫度壓力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可逆捕獲和釋放,闖過了過去被廣泛認為的吸附和再生難題。這些包合物克服了選擇性和容量方面的局限,被認為具有良好的循環性能和可再生性,極有可能成為一個高潛力的二氧化碳捕獲和存儲方法。

產生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于它為能源轉型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供了新思路。這項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碳捕獲和釋放時的能源消耗,進一步推動碳減排目標的實現。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碳中和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