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數字化時代,銀行業務正經歷著一場變革。銀行網絡直播作為一種創新的服務方式,客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與銀行進行實時互動,享受各種金融服務和產品。這種便捷的方式不僅改變了傳統的銀行業務模式,也為銀行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相關資料圖)
信用卡、個人貸款、理財產品……近期,多家銀行通過直播、社交平臺等新型網絡渠道營銷金融產品,引發市場和監管部門關注。近日,從多家銀行獲悉,針對監管部門下發的《關于開展網絡直播銷售情況調研的通知》,目前已逐一排查完畢,正在準備報送監管自查結果的反饋材料。多家銀行透露,本次監管部門下發的調研通知,主要瞄準七個方向,涉汲銷售品類、業務流程、人員資質等多方面。
近年來,教育、醫療、文旅、演藝、銀行等領域也加入到網絡直播的隊伍,紛紛通過網絡直播方式進行宣傳和產品銷售。如今的網絡直播已經逐漸與各領域廣泛結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逐年增長,2020年已經達到了6.17億元,網民使用率也高達62.4%。
近年來,我國不斷發布網絡直播行業的相關政策,以規范行業的發展。自“中國網絡直播元年”——2016年網絡直播市場爆發以來,各類網絡直播平臺競相涌出,將行業推入高速發展期。
然而,伴隨著網絡直播平臺的迅猛發展和用戶規模的迅速擴張,網絡直播平臺亂象叢生,特別是2016年斗魚直播平臺“直播造娃娃”事件的發生,網絡直播行業開始進入政府監管階段。
2020年以來,隨著各種新形態的網絡直播模式的出現,我國網絡直播政策更是密集出臺,網絡直播行業不斷向健康方向發展。
2020年的疫情,讓網絡直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全民直播已然到來。縱觀整個疫情期間,不少實體業務從線下轉移至線上進行數字化轉型。如今,各大直播平臺積極推動“直播+”布局,與電競、綜藝、文化、旅游、教育等產業相結合,努力構建多元化、差異化、高品質的直播生態體系。
2021年,預計中國網絡直播將持續高速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達到0.3萬億元;隨著網絡直播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我國網絡直播習慣基本養成,預計至2026年我國網絡直播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本次調研將進一步加強互聯網貸款業務的營銷管理,助推金融產品網絡營銷管理辦法的出臺,行業或迎來新一輪治理。
針對信貸直播,要倡導理性借貸和負責任的信貸文化,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表示,助貸機構進行貸款直播,必須是經該行準入的合作方,必須有銀行的明確授權,其直播內容須經銀行消保部門事前審查與回溯檢查。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絡直播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