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南圍繞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打好保障仗——“民生清單”繪出“幸福藍圖”
【資料圖】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今年,湖南在全省部署“重點民生保障仗”,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圍繞“十大重點民生實事20個項目”“4個重點監測民生項目”,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持續織密民生保障網,真心誠意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
好事辦“快”,用行動速度傳遞民生溫度
新寧縣馬頭橋鎮李滿姣,年老體弱,行動不便,平時出行總拄著一根木棍。鎮里送給她一根可坐式拐杖,為她家衛生間鋪上防滑地膠,花灑旁安裝了L型扶手,坐便器周圍加上助力扶手,并配備了洗澡椅。老人安全系數大大提高,小小的改造給她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為人民謀幸福,就體現在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現實、最實際的問題上,就是要聚焦重點領域、重點項目,跑出民生建設加速度。
湖南把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關鍵一仗,全盤統籌,高位推進。省工作專班打造“一圖一平臺”。制作2023年重點民生實事和重點監測民生項目掛圖作戰表,將24個項目42個指標逐一列明,按月標注工作進度,形成攻堅態勢,壓茬推進。
各地各部門將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作為為民造福理念的具體實踐。
湘潭市、婁底市、郴州市、湘西自治州黨委主要負責人實地開展調研,研判難點問題,現場協調解決。株洲市對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實行提級管理,由市長擔任總負責人。懷化市實行市領導牽頭責任制,對未達到序時進度的項目,由工作專班向市級領導發工作提示單。
省民政廳把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項目作為民心工程來抓,切實加強工作統籌調度,承擔的5個項目已經提前完成3個。省醫保局、省政務管理服務局、省通信管理局發揮自有平臺優勢,由省本級直接從信息系統中調取項目進度數據,避免層層統計,減輕基層負擔。
截至6月底,我省十大重點民生實事20個項目中,4個項目已經完成目標任務,14個項目已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4個重點監測民生項目中,3個項目取得明顯成效。
實事辦“穩”,用心用力用情織密兜牢民生網
衡陽市珠暉區苗圃街道保衛里以前屋舍破敗、磚墻斑駁、道路破碎,下雨天污水橫流,居民們怨聲載道。前段,衡陽市對保衛里做了個“手術”,不僅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昔日蘇式建筑、工礦“筒子樓”的建筑風格,還融入創意文化元素,昔日老小區蝶變成幸福家園、“網紅打卡地”,得到居民一致點贊。
民生之大,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就是千家萬戶的事。高質量改善民生就是要緊緊抓住要素保障這一“牛鼻子”,一件接著一件辦,穩扎穩打兌現每一項“民生清單”。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我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5.18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50.26%;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2.77萬人次。省人社廳、省教育廳聯合部署開展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政策落實行動等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十項行動計劃,收到良好實效。
社會救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防線,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保證。如今,我省城市低保平均標準達到656.99元/月,農村低保平均標準達到5849.04元/年。全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平均水平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89.7元和83.4元。所有市州、縣市區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最低保障標準均達到或超過省定最低指導標準。
教育事關民生和未來。6月6日,湖南“徐特立項目”100所縣域普通高中名單公布,計劃投資35.7億元,預計增加學位60480個。同時,已有63所中職學校完成辦學條件達標任務。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療醫保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我省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已完成目標任務的65.52%;46個養老機構正在加快建設;全省三級綜合醫院ICU病房床位和可轉換ICU床位分別達到2021和2268張;推行異地就醫結算與基層醫保代辦服務已經提前完成任務。
改善民生沒有休止符,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新時代新征程,湖南用心謀事、精心干事、專心成事,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是愿景,更是行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