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私人也能“上天”了?維珍銀河:還有800人在排隊【附商業航天行業現狀分析】

評論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太空旅游公司維珍銀河的商業載人太空旅行“Galactic 02”任務完成,這也是該公司首次將私人游客送往太空。維珍銀河在現場直播中說,該公司的VSS Unity太空飛機在從新墨西哥州航天發射場起飛約一小時后,于當地時間周四上午9:30前不久抵達太空。乘客通過這次飛行體驗了幾分鐘的失重狀態后回到地面,這是該公司繼最近一次研究行動后的第二次商業太空飛行。


(資料圖)

這次亞軌道飛行使得維珍銀河在近二十年研發后終于可以開始清理積壓的訂單,目前約有800名乘客等待搭乘該公司的飛船前往太空。維珍銀河正與杰夫·貝索斯的Blue Origin競爭,向那些希望短暫擺脫地球引力的探險者兜售機票,這也是該公司創立的初衷。

當前商業航天發展情況蓬勃向前。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長,商業航天公司如SpaceX、Blue Origin和Virgin Galactic等崛起。商業航天公司不僅成功實現了衛星發射任務,還積極探索載人航天和太空旅游領域。維珍銀河首次將私人送上太空,標志著商業太空旅游邁出了重要一步。這次歷史性的飛行不僅代表了維珍銀河在商業航天領域的突破,也開啟了私人太空旅游的新時代。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將進一步推動商業太空旅游的發展,激發了更多公司和投資者進入這個領域。

——商用火箭發射任務占比火箭發射20%

商業火箭發射是商業航天中連接衛星制造及衛星應用的中樞環節,衛星需要搭載運載火箭發射進入軌道后才能發揮作用以及產生價值。根據航天十二院戰略規劃推進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共進行了114次航天發射任務,其中商用發射任務23次,約占全球全年航天發射任務的20%。

——商業衛星發射次數占比衛星發射71%

從衛星發射次數情況來看,根據SIA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共進行90次衛星發射活動,其中64次為商業衛星發射,占比達到71%;從衛星訂單情況來看,根據36氪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共簽署97顆衛星制造訂單,其中商用衛星36顆,占整體比例達到37%。

——全球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分析

商業航天是指采用市場化機制以營利為目的而開展的航天活動,是航天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目前全球航天產業長期保持穩定增長,商業航天已經成為世界航天產業的主要構成和主導力量。2020年全球商業航天市場受疫情沖擊,市場規模有所縮減。根據歐洲咨詢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商業航天收入為3150億美元,較2019年降低2%。

從全球商業航天收入分布情況來看,市場收入主要集中于下游衛星服務產業。其中,2020年衛星服務收入為2930億美元,衛星運營收入130億美元,航天設備制造收入40億美元,地面服務收入為30億美元,航天發射收入為17億美元。

維珍銀河負責太空任務和安全的總裁Mike Moses表示,該公司計劃9月初執行下一次太空旅游任務,目標在今年余下時間內實現每月一次商業太空飛行。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未來,如何以更加開放、融合的模式提升發射的能力將是商業航天發射產業化、規?;l展的關鍵。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航天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