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中國電影發布公告,2023年上半年營收28.57億元,同比增長87.95%,主要系本期電影市場逐步恢復推動票房增長所致;歸母凈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1684.56%;基本每股收益0.193元。
(資料圖片)
當前,中國電影市場呈現出強勢復蘇的趨勢。觀眾熱情高漲、電影產業積極應對挑戰以及政府的支持都為電影市場的復蘇提供了有力的推動力。特別是在暑期檔期間,國產影片在電影市場中大放異彩。國產影片在暑期檔中取得的票房成績不容忽視。越來越多的國產影片在暑期檔期間創造了票房的新紀錄,證明了國產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吸引力。這不僅為電影制片商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回報,也為國產電影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中國電影行業競爭梯隊
目前,國內的電影行業企業競爭主要以互聯網行業龍頭企業為代表,阿里影業、貓眼電影和蘇寧影城等龍頭企業通過兼收并購或者投融資的方式進駐電影行業,使得傳統電影行業進行融合發展和產業升級,智能制造,數字工廠等相關方面均有所布局,也為加快傳統電影行業的互聯網轉型創新奠定發展基礎。
根據我國電影行業參與企業2020年營業收入的情況,其中營業收入大于30億元的企業有華策影視、捷成股份、思美傳媒等。
——中國電影行業市場份額
從各院線票房情況來看,我國電影產業市場集中度仍待提高,以票房TOP5院線的票房合計僅為2021年電影總票房的48%。其中,萬達院線以15%的票房比重位居榜首,其次為大地院線,其票房比重為10%,上海聯合院線(8%)、中影數字院線(8%)和中影南方新干線緊隨其后(7%)。
——中國電影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電影行業的上市企業中,由于電影行業產業鏈較長,產業鏈環節較多,各上市企業在產業鏈的布局也不盡相同。
注:此處僅剝離了企業年報中電影相關收入的部分數據進行計算,電視劇等其余類型的影視、傳媒帶來的收入未計算在內。
歷經幾年的低迷徘徊后,中國電影市場站在了復蘇的新起點上。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指出,在好萊塢影響力相對下行的周期里,找到獨具特色的發展路徑,是未來國產電影不斷“出圈”的關鍵。
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看來,看來,要實現中國電影的可持續增長,還需要創作更多質量好的新影片,實現新的生產力釋放,實現電影資源優化配置,持續滿足觀眾多樣化需求,通過更多的好電影來帶動觀眾的觀影熱情,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