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陜西拓寬紅色資源保護“朋友圈” 為文物舊址保護注入檢察力量

評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西安8月30日電 (楊英琦)“檢察機關在革命文物保護工作中肩負重要責任。要圍繞紅色資源和英烈權益保護履行職責,高質效辦好每一個紅色資源保護案件,推進陜西檢察工作現代化,為革命文物保護貢獻檢察力量。”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高潔29日表示。

當日,陜西省檢察機關“尋訪革命舊址 保護革命文物 傳承革命精神”工作推進會在延安召開。延安市人民檢察院、渭南市人民檢察院、安康市人民檢察院等五家單位就能動履職持續深化紅色資源保護進行了交流發言。與會人員于同日觀摩學習了志丹縣保安革命舊址、抗日紅軍大學舊址檢察履職點。

圖為陜西檢察機關工作推進會現場。陜西省人民檢察院供圖

陜西省革命文物類型齊全、數量眾多、序列完整、等級較高、內涵豐富、遍布全省。根據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和全省革命文物資源調查,該省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141處,各類革命紀念館76座,收藏革命文物41226件(套)。

據了解,截至2023年7月,陜西省檢察機關自專項活動開展以來共尋訪革命舊址2214處,辦理公益訴訟案件501件,推動認定文物19處,確定文物等級25處,推動納入革命文物名錄66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專項活動期間,陜西省各級檢察機關聚焦尋訪、辦案、體悟“三點并舉”。其中延安市人民檢察院持續“回頭看”確保辦案實效,推動三處革命史跡列入文物保護名錄,西安市人民檢察院發現公益訴訟線索62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9件,行政機關均已回復整改,漢中市人民檢察院則協調聯合有關部門確定“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公益訴訟法治教育基地”四處。

高潔表示,全省檢察機關要以“尋訪”為途徑,夯實革命文物司法保護工作基礎;以“保護”顯擔當,履行好檢察機關訴訟職責、監督職責和社會職責;以“傳承”為目標,以高標準能動履職促進革命文物保護工作提質增效。

此外,要匯聚多元力量,擴大紅色資源保護“朋友圈”,加強同地方政府以及文物保護等部門協作,善于借助“外部智慧”拓寬檢察視野、提升檢察能力、創新檢察工作,并充分發揮檢察云平臺作用獲取革命文物保護案件線索,從而推動形成革命文物保護工作的社會共識。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