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頂(水管走頂、電線走頂)
現在的水管普遍走頂,因為方便后期維修。水管走頂都是橫平豎直,不存在走斜的方式。走頂的時候,頂面管線必須用專用管卡固定,每個固定點間距不能大于60cm。
(資料圖片)
2、走墻(水管走墻、電線走墻)
水管走墻不管是熱水管還是冷水管都是走垂直的。電線亦是,不管是開關、插座線、弱電線,都必須走垂直線。墻面走線必須垂直(后期在墻上釘釘子掛東西,容易砸到線),禁止斜槽,避免破壞墻體結構,也盡量不開橫槽(一般規定開橫槽長度不能超過30cm的)。有吊頂的頂必須穿管,同時套用管件,且不能擱在吊頂上,一般離頂100-200MM。
3、走地(水管走地、電線走地)
鑒于事后維修,水管現在普遍都不走地了。電路走地,水電不同槽,電路走地可以點對點走斜線。說必須走直線的,繞來繞去的,那是在賺你的錢。強電線管走墻,弱電線管走地,水管盡可能走墻,線槽應橫平豎直(吊頂除外)。強弱電線管平行距離必須分開30公分以上,交叉過橋距不應小于10公分。線管交叉無干擾,強弱電暗盒之間可緊靠,但不允許同盒。
1、走頂/走地/走墻
水路建議走頂或走墻,不建議走地,尤其是廚房和衛生間,后期出現漏水滲水,走頂和走墻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走地不能第一時間發現,且檢修難度并不比走頂小,問題嚴重甚至會影響樓下鄰居,給其帶來麻煩。
電路走頂、走地都可以,從性價比來說更建議走地,因為走頂比走地施工更麻煩,費用也比走地要貴,還會影響層高,總的來說走地性價比更高。
2、開槽
水電開槽要求橫平豎直,墻上開槽盡量以豎槽為主,一般情況下墻面是不允許開橫槽的,會影響墻體的穩定性。另外,如果開槽的墻體為實體墻,那么開槽內需要先涂刷防水材料,然后再鋪設管線。
3、水電路交叉
水電路線管不能在同一個槽內,遇到水路交叉的情況,必須遵守電路在上,水路在下的安裝原則,避免水管漏水影響電路,降低發生安全隱患的概率。
4、冷熱水管
遵循左熱右冷的規定,注意不要裝反了,兩個出水口盡量保持水平,冷熱水留口間距在15cm左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