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馮文亮)在中國人的餐桌上,蔬菜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這既是滿足人體對健康膳食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們對健康飲食和品質生活等膳食科學理念認同的高度體現。最新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顯示,推薦每人每天蔬菜攝入量應在300—500g。
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多元化保障蔬菜本身的安全、營養則顯得尤為重要。這就涉及產業鏈的升級和多元化豐富的市場供給。那么,作為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創業園重點培養企業——北京中農新星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農新星”)做了哪些工作?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大學種子科學與技術中心主任、中農新星聯合創始人王建華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種子科學與技術中心主任、中農新星聯合創始人王建華教授 圖片來源:中農新星
(資料圖片)
縮短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距離,是蔬菜安全性、營養性的基礎保證
我國蔬菜市場每年需求超7億噸,且呈逐年上漲趨勢,其中水培蔬菜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據新思界咨詢統計,2022年,中國水培蔬菜的產量達1100萬噸,市場規模達到435億元,前景可觀。
“中農新星”培育的色香味俱全的芽菜瓜子苗 圖片來源:中農新星
記者:“中農新星”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在農業現代化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王建華:2015年,為響應國家提出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倡導“中農新星”應運而生,公司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科研優勢,重點聚焦于種子優選、種子產業化、盒裝微型蔬菜種植技術開發。截至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生產微型蔬菜種植的現代農業高科技公司。
作為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創業園重點培養企業“中農新星”致力于彌補城市農業生產受空間環境限制等諸多因素的短板,秉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核心理念,將蔬菜生產科技化、標準化,從而助力農業現代化。
公司以全球技術領先的綠色鮮活微型蔬菜,依托優選的種子,研發定制了符合微型蔬菜生長特性的孵育盒,獨家研發了擁有節約勞動力(reduce labor)、全程節水(reduce water)和降低損耗(reduce losses)的3R種植技術,最終形成了微型蔬菜智能工業化垂直速生整體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就是采用植物工廠的方式生產微型綠色蔬菜?!爸修r新星”采用的垂直生產技術包括人工光照、精準管控系統、自動化種植設備和立體化培養;微型綠色蔬菜種植方面,采用中國農大種子中心自主研發的微綠蔬菜專用品種和專用非土種植基質,采用專利用種植模具種植。種植過程為一次性操作,中途無需澆水施肥,全程只需觀察溫度濕度、開啟關閉燈光。成品連盒收獲銷售,降低采收成本。據統計,1000平方米的微綠工廠中,可以年產出170萬盒葵花苗(42萬公斤)芽苗菜,年產值2000萬元。
“中農新星”培育的色香味俱全的芽菜瓜子苗 圖片來源:中農新星
記者:“中農新星”為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及營養做了哪些貢獻?
王建華:傳統農業的發展受制約性太大,一是氣候影響,這會導致綠葉蔬菜價格和質量的不穩定,不利于城市蔬菜穩定保供的需要;二是農村勞動力老齡化趨勢下,“誰來種地”成了一個大問題;三是消費者對安全、健康、營養、新鮮的蔬菜的需求越老越高。而“中農新星”采用的垂直農業生產的方式把農業生產“搬”到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大大縮短了種植到餐桌的距離,極大程度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營養和健康的追求,確保了人民舌尖上的美味。
在芽苗菜生產領域,傳統生產技術資源浪費嚴重且保鮮困難。市場需求升級,城市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增多,呈現優質農產品消費升級趨勢。特別是在換季時節、極端天氣、重大節假日等特殊時段,安全、營養和健康的綠色微型芽苗菜以保鮮期長、生產損耗低等優勢而成為市場新寵。而“中農新星”的3R垂直生產技術填補了這一空白,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1畝等于350畝高產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型綠色蔬菜3R垂直生產技術將全國推廣
中國植物工廠技術來源于國外,目前普遍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與本土的氣候、環境并不能完全融合。據王建華的長期觀察,這些引進的植物工廠普遍存在問題,即夏季降溫除濕、冬季保溫開花結果要求條件高,蔬菜生產周期長,運營成本攀升,處于低效益、低利用率的狀態。
記者:相較于“引進來”的植物工廠,“中農新星”在降低蔬菜生產能耗方面有哪些顯著表現?
王建華:與進口技術相比,“中農新星”的優勢非常明顯。公司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兩大核心技術——一體化種植技術以及非土基質。一是在種植方面,“中農新星”的種植機可以達到每小時種200—300盒菜,4個工人1天可以種4000盒菜,一個600平米的培養工廠只需要8個人就可以運作;二是節約資源,在節水方面,種植1公斤的芽苗菜僅需要2斤水,無需中途加水;三是自主研發的鎖水保鮮技術,可使芽苗菜保鮮一周以上。
在“中農新星”的垂直工廠中,通過精選高活力種子,對二氧化碳、氧氣、菌落、光照等進行數字化控制,和一體化種植技術,達成對資源的高效利用,其1畝地垂直工廠相當于350畝地的產出。
記者:對于未來的發展,“中農新星”有哪些計劃或設想?
王建華:目前,“中農新星”以北京為中心,建設合作與自營示范垂直植物工廠,并形成了自主品牌營銷,建立一線模式試點項目。未來三年,“中農新星”將充分發揮核心科研優勢,在產品方面,除了開發更多微型綠色蔬菜專用品種,如豌豆苗、花生苗、西蘭花苗等;還將持續改良設備和提升種植技術,一方面開發功能性微型綠色蔬菜,如富硒菜、富B族維生素菜等;另一方面開發低能耗設備,進軍水培小葉蔬菜市場。在科研轉化方面,將在現有的基礎之上,不斷優化和提升,重點拓展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網點,發揮示范效應,最終建設成以大城市為核心,臨近城市為輻射區域,構建覆蓋全國的城市綠色蔬菜供應保障產業網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