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東莞教育可以在鼓勵教育特色發展方面采取措施。”在東莞教育高質量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助理、未來教育學院院長鄭國民建議,東莞應引導學校特色發展,并樹立一些標桿,發揮輻射作用,促進每所學校、每個區域實現特色發展。
近日,廣東省東莞市舉行教育高質量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大會。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呂成蹊與咨詢委員會專家交流,東莞副市長黎軍出席會議。會議由東莞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志云主持。專家咨詢委員會由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名家、高校教授、教科研機構研究員、中小學名校長等28人組成,是該市教育局組建的新型教育智庫。
據悉,專家咨詢委員會將立足教育改革前沿,關注東莞教育發展動態,積極發揮科學研究、戰略謀劃和建言獻策的職責職能,為東莞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重大決策、重大規劃、重大項目等,提供決策咨詢、政策論證、實踐指導等服務。
如何在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上走出新路?如何在補短板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創新和品質提升?黎軍指出,近年來,東莞教育在滿足隨遷子女入學需求、公辦學位供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同時也面臨一些教育難點。“東莞市政府和東莞市教育局要對各位委員做好‘一對一貼身服務’,充分發揮專家委員的作用。”黎軍說。
成立大會上,受邀加入專家咨詢委員會的部分顧問結合他們對東莞教育的調研了解,從教師隊伍建設、校企合作、數字化教育、拔尖人才培養等方面暢所欲言,為東莞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教育的綠色發展問題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南師范大學原副校長、華師附中原校長吳穎民認為,綠色發展首先要把教育生態搞好,其次要強調教育規律,另外還要重視數字化轉型在推動教育創新方面的貢獻。
國家督學、清華附中原校長、清華大學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殿軍則強調,應積極發揮評價的診斷和導向作用。“東莞可以率先基于科學評價機制建立起‘管辦評分離’的評價機制,引入第三方專業人士對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進行評價,并用評價為杠桿,撬動教育生態的健康發展,激發學校的辦學積極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