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頭部豬企陸續發布一季報,凈利潤均處于大幅度虧損狀態,19家龍頭豬企虧損金額接近百億元。今年以來,豬價持續低位運行,供需博弈激烈,降低養殖成本成為各大豬企的“競爭焦點”和“生存之道”。溫氏股份董秘梅錦方表示:“公司旗下廣東優秀的豬場可以做到15元/公斤以下,北方的可以做到16元/公斤以下。”
養豬成本受投資者關注
(資料圖片)
豬糧比通俗說就是生豬價格和作為生豬主要飼料的玉米價格的比值。按照我國相關規定,生豬價格和玉米價格比值在6.0比1,生豬養殖基本處于盈虧平衡點。豬糧比越高,說明養殖利潤越好,反之則越差。但兩者比值過大或過小都不正常。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中國22個省市豬糧比價格整體呈波動下降的趨勢,從2021年1月1日的13.67下降至2022年12月23日的5.77。2021年以來,國內豬價回落,飼料成本攀升,豬糧比價大幅下跌。生豬養殖企業利潤縮水,虧損風險加大,養殖戶補欄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國內生豬市場產生“豬賤傷農”問題,生豬產能被破壞后導致新一輪豬肉價格上漲和豬肉進口增加。如何破解“豬周期”給豬肉市場供給及豬肉貿易的穩定造成的破壞仍然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生豬平均價格波動下降。2021年以來,中國22個省市生豬平均價格整體呈波動下降的發展趨勢。2021年1月起,受生豬存欄恢復、出欄增長、消費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22個省市生豬平均價格快速下跌,最大跌幅超七成。雖然10-11月由于季節性因素小幅反彈,但2022年初冬季疫情的反復又使各地加大了封控的力度,豬肉需求減少,生豬價格進一步回落。2022年3月-10月,中國22個省市生豬平均價格呈現波動上升的發展態勢,2022年10月21達到28.32元/千克。之后不斷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6.97元/千克。
2023年,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5月12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當周全國生豬出場價格為14.52元/公斤,環比下降0.89%;全國豬料比價為4.18,環比下降0.95%。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生豬養殖頭均虧損為167.95元。
養殖企業多措并舉降成本
養豬行業成本大戰已經打響。各大生豬養殖企業把此前的擴張戰略調整為降本增效戰略,重塑自身核心競爭力。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減少生豬養殖碳排放是行業發展重要趨勢。為提升我國種業自主創新能力,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疫情,種公豬站的建設在政府的推動下成為國家或區域性良種繁育體系完善的重點,將重點建立以種公豬站為紐帶的種豬育種體系,完善種豬遺傳資源的共享機制,推行種豬聯合育種新模式,保障我國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非洲豬瘟病毒污染面廣,臨床毒株多樣且復雜,非洲豬瘟仍會持續發生,首要任務是消除污染源和有效防控。此外,在國家環保政策的壓力下,減少生豬養殖碳排放,實施養分平衡管理,做好臭氣控制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溫氏股份董事長溫志芬表示,溫氏股份將“三管齊下”降低生豬養殖成本:一是確保防非成功,二是繼續提高產能利用效率,三是強化內控管理,確保今年生產成本達成目標。
對于豬價的走勢,溫志芬表示:豬價走勢很難預測,一般來說低迷期過后就是高價期。預計今年下半年豬價比上半年好。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