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河北乃至全國棉花采摘工作基本結束,受運輸原因和棉農惜售影響,各地籽棉價格有點上漲苗頭。加之近期鄭棉也嘗試反攻,給市場帶來少許暖意。
滄州:棉農惜售挺價軋花收購謹慎
11月27日,河北滄州某軋花企業反饋,近期滄州地區籽棉采摘已經全部結束,預計今年棉花產量在1-1.2萬斤(皮棉),相比去年略減。近期,棉農依然惜售挺價,實際尚未大量銷售。當地籽棉最高收購價3.85元/斤(衣分38%,回潮率10%),相比棉農4.5元/斤的心理價位,差距仍舊過大。
該軋花企業測算,以3.8元/斤收購籽棉,折皮棉成本在14000元/噸左右,皮棉售價14500元/噸附近,純利在500元/噸,如果籽棉漲至4.0元/斤以上,加工棉花已無利可圖。因此,近期棉農與軋花廠的拉鋸戰已經展開。
衡水:皮棉仍然買不動
11月27日,河北衡水地區地產棉花銷售報價在14500-14600元/噸(毛重結算,含稅),相比昨日持平。目前,多數軋花廠希望皮棉價格能漲至15000元/噸,這樣棉花收購、加工、銷售的鏈條各環節才能順暢起來。
但是當前以現價銷售,皮棉也基本無人問津。冀州某軋花企業負責人表示,該廠目前不敢大量加工皮棉,因銷售困難。據介紹,紗線跌跌不休,去庫存回籠資金成企業主要選擇。以普梳紗為例,11月27日,河北石家莊、保定等地普梳C32S價格在22700元/噸附近,本月中旬以來累計下跌超700元/噸,其它常規紗支也有500-800元/噸跌幅。不少紡企表示,只要開工就虧損,不如放假停產,對棉花采購也就只能是觀望了。
目前,市場上對地產棉沖擊最大的是新疆棉。比如,河北地區新疆機采棉“雙28”直接倉庫拿貨價格在15100元/噸,相比地產棉報價高500-600元/噸,因為品質以及其它因素,用棉企業熱衷于使用新疆棉。
據分析,河北棉價上漲還有如下阻力:一是下游消費不振。全球經濟形勢和國內疫情防控壓力,對整個消費市場影響較大;二是新疆棉目前全部采摘完畢,加工進度也在加快,目前因運輸原因進入內地較少,一旦運力打開,勢必對內地棉市形成更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