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紡織觀察:產銷分化加劇 紡企積極應對_天天觀點

評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山東、河北、安徽等地部分中小棉紡織企業反饋,隨著夏秋季訂單逐漸收尾,OE紗及低支環錠紡廠的需求開始降溫,業內普遍擔心內需、外銷訂單缺乏持續性。

5月市場或進入淡季,紡企為了規避風險,一方面在鄭棉主力合約上破14400元/噸等關口的情況下,減少原料基差點價、一口價采購力度,“隨用隨買,按單拿貨”成主流;另一方面棉紗產品結構由低支向中高支紗方向調整,一些技術實力較好、設備先進的企業加大40S及以上支數棉紗的排單。

另外,為了開機率維持在相對高位,降低棉紗累庫率及考慮秋冬季訂單需要,部分紡企提高了滌棉紗、滌粘紗、棉粘紗等混紡紗及新型纖維紗線的產能。河北石家莊某棉紡企業表示,目前該廠純棉紗主導品種已恢復至40S及以上;混紡紗中T/C 65/35 45S紗及以上、T/R 65/35 32S及以上的占比也達到70%左右,主要考慮到目前市場上高支紗供應偏緊、企業庫存偏低及秋冬季常規訂單的需求。

從調查來看,3月下旬以來,受到江蘇南通、浙江紹興等地家紡新增訂單明顯減緩及出口訂單遲遲沒有兌現“強預期”的影響,國內棉紡企開機率維持高位的難度上升,山東、江蘇、河南等地部分中小紗廠開機率已有所回落,但目前表現分化比較明顯,一些在內銷紡服市場表現較好,產品競爭力較強的棉紡織企業開機率仍穩定在80-90%。

江蘇某棉花企業表示,有些紡企棉紗逐漸累庫,流動資金被占壓的情況越來越明顯;另一些紡企則產銷兩旺,紗布庫存持續處于“警戒線”以下。隨著鄭棉主力合約震蕩區間上移至14000-14500元/噸區間、紡織行業“金三銀四”表現不及預期及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等影響,四五月份仍難出現紡企集中大量補庫行情,鄭棉反彈或仍缺乏現貨交易量支撐。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