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東蘭大同:首批蠶繭上市 桑蠶生產喜迎“開門紅”

評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大同鄉第一批蠶繭陸續上市。在該鄉蠶繭收購站點,前來售賣蠶繭的蠶農排著長隊,收購商忙著把一袋又一袋蠶繭過稱、開票、裝籃、記賬,隨著蠶繭上秤后不斷攀升的數字,白花花的蠶繭瞬間變成了一張張發家致富的“紅票子”,蠶農們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

“今年的收購價格還不錯,我家這一批賣了4000多元,除去成本,收入還是很不錯的,下一季準備繼續努力干。”蠶農覃梧拉來了幾大袋蠶繭,今年的春蠶收購價格讓他喜出望外。

截至目前,大同鄉第一批蠶繭開秤收購價30元/斤,預計收購蠶繭5萬多斤,將帶動蠶農實現增收150萬元左右,真正實現了蠶桑生產“開門紅”。

據了解,桑蠶養殖每年4月開始,10月末結束,期間可養8到10批。桑蠶養殖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利潤高、綠色環保等優勢,不僅能因地制宜利用農村的房舍、農具開展養殖,還能充分吸收農村閑散勞動力,帶動群眾實現增收致富,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生態產業、高效富民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該鄉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蠶桑產業。目前,全鄉共培育2家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260余戶農戶(其中脫貧戶165戶)參與進來,年產繭可達25萬公斤,蠶繭年產值、蠶農年均收入均近萬元,實現了聯農、帶農、富農,致富繭成為了群眾家門口的“綠色財富”。

在和龍村納雅屯蠶農覃海良的家里,數張方格簇整齊排列,大蠶均已上簇結繭,顆顆蠶繭形狀飽滿,雪白如霜。他捧著自家蠶繭,笑呵呵地說道:“第一批蠶桑葉很好摘,營養足,養出來的蠶蟲也非常大個,我這一批養了4.5萬繭,約有250斤,預計能賣出7500元。”

為加速蠶桑業發展,該鄉多次組織蠶農開展栽桑養蠶、桑園低產改造、蠶房建設、小蠶養殖等技術培訓,共開展集中培訓4場,累計培訓蠶農360人次,為蠶戶們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此外,該鄉東遠蠶業專業合作社還大力推行“小蠶共育”技術,不僅進一步提高了小蠶成活率、縮短養殖周期、提高單產及蠶繭品質,還充分調動了廣大群眾種桑養蠶的積極性。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