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日報華盛頓6月3日電 6月2日,應美國馬里蘭州“世界藝術家體驗”組織邀請并在中國駐美使館支持下,非物質文化遺產濰縣傳統風箏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劉志江為美國青少年學生講解傳統風箏軋制,受到當地學生熱烈歡迎。
講座開場播映的風箏之都濰坊宣傳片,展示了濰坊風箏的悠久歷史和精湛工藝。濰坊風箏是傳統手工藝珍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墨子制作第一只“木鳶”。
劉志江老師在線教授學生們自己上手制作一個入門級菱形風箏,指導現場當地學生和線上美國學生搭骨架、畫圖案、穿風箏線,每個步驟講解得詳細到位。他示范畫在風箏面上的龍的形象栩栩如生,引來觀眾贊嘆。
隨后,劉老師帶領大家“云游”其工作室,展示了他設計制作的板式類、硬翅類等不同類型的風箏。
最后,劉老師回答了中外學生們的提問,分享了學習和投身風箏技藝的經歷和感悟。劉老師希望在線參與的學生們喜歡上制作風箏,將風箏的美好寓意傳遞下去,更希望風箏的線連接起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放飛共創美好未來的希望。
劉志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濰縣傳統風箏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風箏裁判,班墨坊(飛行者)風箏工作室創辦人。他一直致力于傳統風箏技藝傳播和創新。其風箏作品在國內外比賽中多次獲獎,2022年設計制作的“中國空間站”主題風箏成功放飛,受到國內外主流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此次活動得到山東省濰坊市外事、文旅部門的大力支持。此前,中國駐美使館與“世界藝術家體驗”組織合作舉辦了木偶、剪紙等中國非遺技藝線上講座,展現了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深受美青少年和社區民眾歡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