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家人們來看一下,這是我們溫州本地品牌的皮鞋,每個穿過的客人都說好哦。”日前,在位于甌海區瞿溪街道“力西特共富工坊”的直播間里,來自該街道河頭村的新鄉賢王春如正在屏幕前推銷自己店鋪里的鞋子。作為第一批帶頭響應街道電商培訓號召的新鄉賢主播之一,自從開啟直播銷售后,王春如店鋪的直播業務呈直線上升趨勢,月收入從最初的5000元猛增到3萬多元。
上述場景,只是瞿溪街道打造“新鄉賢+”共富模式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瞿溪街道依托甌海鞋類產業帶、瞿溪真皮傳統產業的優勢,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經濟,招引在外經商的鄉賢回歸創業,以經營當地鞋類為主,引導各類電商企業、平臺、園區和村黨組織、農民合作社,積極探索建立“黨建+電商+農戶”的創收模式,致力打造直播電商式“共富工坊”,推動農民搭上“電商快車道”致富增收。
據悉,該“共富工坊”邀請一部分新鄉賢牽頭,發動當地村民一起參與電商直播業務、打包與快遞等電商配套服務,逐步形成一個集就業、培訓、運營、倉儲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農村電商基地。目前,該基地內就業人數達700余人,且大部分為當地村民。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在這里找到創業的方向,主動加入直播電商的隊伍。
此外,工坊還開設了直播電商培訓學校和實訓基地,邀請超哥、小白菜等直播達人擔任專業導師,有計劃、有重點、分類別、分層次地開展系列培訓,已培育出50多名村級主播以及直播電商運營人員。據不完全統計,這些村級主播上崗后收入“一路高歌”,月均可達3萬元左右,且帶動區域內鞋類產品年銷售額超2000萬元。去年,該工坊網上交易額突破1億元,村民年均增收從原來的5000元增至5萬元。(記者 洪越風 通訊員 陳樂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