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也是傳遞情誼的友好使者。
他們千里奔赴,跨越山海,詮釋醫者仁心,踐行大國擔當。
今年是新中國援外醫療工作開展60周年。環球資訊廣播特別策劃《援外日記》,講述中國援外醫療隊的動人故事。
【資料圖】
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 晴
我叫杜君義,是第24批援贊比亞中國醫療隊隊員。今天是我在贊比亞援外的第125天。
杜君義為患者做檢查
經過半年出國前的集中培訓,在和愛人領取結婚證的4天后,在家人不舍的眼神中,我踏上了出國的征程。彩舟載離愁,一夢到非洲。經歷三十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我們第24批援贊比亞中國醫療隊于4月23日抵達了贊比亞,執行為期一年的援贊醫療任務。
杜君義在抵達贊比亞后拍攝的照片
下了飛機,一眼望去盡是碧藍的天空,火辣辣的陽光時刻提醒著我們已經離開了故土。忙碌中順利完成了與第23批醫療隊的交接,我們入住駐地。還沒正式開始工作,醫療隊隊長朱長舉便接到求助電話,一位在贊華人急需醫療隊的幫助。他已黑便三天,并有頭暈、心慌、乏力等不適,經當地診所治療后癥狀沒有明顯改善,還需要醫療隊明確診斷并進一步治療。
朱隊長根據患者的病史及癥狀,立即安排隊長助理張二偉與援建醫院取得聯系,安排患者第二天到醫院進行急診胃鏡檢查。第二天一早,作為消化內鏡專業的我為患者進行了精細的胃鏡檢查,并在他的十二指腸球部發現一直徑0.6cm的潰瘍,明確了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并告知患者進一步的治療方案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患者及家屬的緊張情緒瞬間得到了緩解。
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又和當地醫院的Dr Bright一起完成了兩歲小男孩和三歲小女孩食管異物取出操作。盡管沒什么“高精尖”的操作,但是能幫助贊比亞人民解決他們實際醫療問題,我的內心也無比雀躍。
由于經濟原因,當地很多病人都是拖到不能再拖才去醫院就診,所以這更要求我們去盡力地解決患者的問題。一個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出現了少見的腹壁靜脈明顯曲張。而且胃鏡提示重度食管靜脈曲張,建議行內鏡下套扎治療。可是,護士長說他們不做重度曲張的套扎。
擇日,我找到科主任詳細溝通下一步治療問題,他也認為內鏡治療的風險太大,但如果近期不處理,等待患者的就是某一天曲張靜脈破裂后的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繼而死亡。在充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手術風險、簽署手術同意書后,終于和主任一同完成了內鏡下套扎治療,術后囑咐患者服用了降低門脈壓的藥物。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在等待近期的二次治療。
由于我們工作的醫院是一所我國援建的教學醫院,所以日常帶教也是我們醫療隊的一項重要工作,時常會有本院及外院的年輕醫生來這里學習胃腸鏡操作,我也很樂于將我所知所學傳授給他們。“授人以漁”,才能真正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而這也會使我的援非工作更有意義。
閑暇之余我總會格外想念家人,尤其是新婚的妻子,總覺得對她愧疚良多。好在,我們可以通過網絡互訴衷腸,以解相思之苦。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她在安慰我,怕我在外不適應。“出門在外,健康平安就是福”是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正是因為有了家人的支持,我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援外工作中,也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里,我能夠幫助贊比亞人民解決一部分醫療健康問題,為贊比亞的醫療事業發展及中贊友誼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第24批援贊比亞中國醫療隊隊員杜君義
編輯|李琳
聯絡|任磊萍 河南臺劉佳 周琳 安然
簽審|魏郁、蔡耀遠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
責編:海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