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  正文

山西發現黃河中游地區史前成排分布土構窯洞|世界熱消息

評論


(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韓榮

5月30日,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在位于山西省呂梁市的信義遺址,考古人員發現黃河中游地區時代最早的成排分布土構窯洞,為探索史前時期中原與北方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提供新資料。

信義遺址位于呂梁市離石區信義鎮信義村,遺址總面積約40萬平方米。2020年6月,為配合209國道改線工程建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呂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信義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

遺址位置示意圖。

考古人員發現的遺跡有房址、灰坑、陶窯,共清理灰坑5個、陶窯1座、房址13座。出土遺物種類有陶器、玉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此次發現的12座窯洞式房址非常明顯地沿等高線成排分布,古人利用山梁斷崖,在土梁邊緣地帶挖掘成底平面為圓角方形、上部為穹隆式結構的土窯洞,并且依自然地形成排分布。

本次考古發掘領隊趙輝介紹,這種土構窯洞式居址形式與河套地區流行的石構建筑不同,形成黃河中游地區特色鮮明的兩大建筑傳統。

趙輝認為,信義遺址處于晉西呂梁山區,是北方文化區與中原核心區交匯的地帶。信義遺址的發掘為探索史前時期中原與北方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互動及其不同建筑模式的空間分布提供新資料,是考察兩大區域文化之間融合、互補發展趨勢的重要線索。

發掘區全景。 

(受訪單位供圖)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