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草木繁盛,桃紅柳綠。走進竹壽鎮中村村,連片的桑園泛著綠油油的波光,撲面而來的綠意令人心曠神怡。蠶農們穿梭在蓊郁的桑林間,熟練地采摘新鮮桑葉,給蠶寶寶準備伙食。
蠶桑養殖作為時間短、見效快、投資小、收效高的富民產業,在中村村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從桑樹產量低、質量差到引進優良品種,經過幾代人的經驗積累和政府的技術支持,蠶桑產業已經成為該村的特色主導產業之一。蠶房里,蠶寶寶躺在桑葉上,吃著新鮮采摘的桑葉,發出“沙沙沙”的聲音,仿佛在奏響一曲農民增收致富的交響曲。因為養蠶,該村無數蠶農走上了致富路,家里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
寧南縣竹壽鎮中村村一組蠶農何會邦:以前我家喂(蠶)十來張,是老房子,勞動力就比較用得多,經濟效益也很不好。后面我就修了這個大棚,三輪車就直接把桑葉拉到樓上去,就節約了很多勞動力,經濟效益也比較高,所以現在我就是專項搞起(養蠶),就比較有信心,去年養蠶總體收入是十八萬(元),今年天干了這兩季的效果不太好,今年十五六萬(元)是沒有問題的。
如今,中村村通過不斷探索鄉村振興產業路徑,因地制宜地發展桑蠶養殖,蠶桑產業已然成為優勢產業、特色產業,2022年,全村共有281戶村民靠養蠶增收致富,桑樹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以上,共計養蠶3653張,產繭184.86噸,蠶農售繭收入913.2萬元。通過大力支持和鼓勵群眾發展蠶桑產業,農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養殖積極性不斷提高,養殖經驗不斷優化,中村村也走出了一條“桑田蠶語”里的致富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