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王清任,清代醫學家(1768-1831年)。字勛臣,直隸玉田(今屬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納粟得千總職。年青時即精心學醫,并于北京開一藥鋪行醫,醫術精深,頗噪于一時。因其精究岐黃,于古書中對人體構造與實際情況不符,頗有微詞,并敢于提出修正批評,其革新精神甚得好評。
王清任:嘗謂"著書不明臟腑,豈非癡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故精心觀察人體之構造,并繪制圖形,糾正前人錯誤,寫成《醫林改錯》。
嘉慶二年(1797),王清任至灤縣稻地鎮行醫時,適逢流行"溫疹痢癥",每日死小兒百余,王冒染病之險,一連10多天,詳細對照研究了30多具尸體內臟。發現成人與小兒的臟腑結構大致相同。
王清任也曾多次做過"以畜較之,遂喂遂殺"的動物解剖實驗。經過幾十年的鉆研,本著"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唯愿醫林中人,……臨癥有所遵循,不致南轅北轍"的愿望和態度,于道光十年(1830)即他逝世的前1年,著成《醫林改錯》一書(兩卷),刊行于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