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   >  正文

荊楚好老師群星計劃| “如果你和媽媽是相同的職業……”班主任小燕教學生“策劃”幸福

評論

極目新聞記者 張淵

實習生 程金豪

“我的媽媽一回家就是躺,很少關心我!”面對六年級小芳(化名)同學委屈的傾訴,武漢市江岸區沈陽路小學教師吳燕并沒有急于安慰,從事班主任工作27年來,像小芳這樣的苦惱,吳燕碰到過很多。臨近畢業,她打算為孩子們做點什么。


(資料圖)

武漢市江岸區沈陽路小學教師吳燕

體驗媽媽們的職業

“我在班上做了一個小調查:有沒有覺得回家后父母跟自己交流很少?回答‘是’的同學竟然占了近八成!”吳燕深知孩子多么需要父母的陪伴,但她也理解父母們為生活奔波的繁忙,如何真正搭建起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梁,吳燕策劃了一系列職業體驗活動。

“小芳的媽媽是醫院婦產科護士,當孩子們看到護士阿姨進行嬰兒護理、寶媽照料以及隨時要處理一些突發情況后,一天跟下來,不用我多說,孩子們的心里都有了新的感悟。”

體驗一日護士角色

“之前不理解媽媽為什么總是早出晚歸?為什么總是一個電話就會放下身邊所有的事而趕往醫院?這次體驗后總算明白了。” 小芳滿是心疼地說,“我們今天的體驗只是冰山一角,可已讓我筋疲力盡!今天用親身經歷感受到了媽媽的辛苦、這份職業的責任!”

此后,吳老師還組織學生走近“軍人叔叔”“最美青年漢警”“地鐵阿姨”等等,同學們對父母多了理解和關愛,也逐漸感受到擔當與責任,吳燕將自己的策劃總結為“浸潤式”幸福教育。

走近“最美青年漢警”

吳老師解釋,近年來,在城市地區或多或少會出現這樣的兒童畫像:他們生活無憂、家庭條件優渥、父母高知,表面上幾乎看不出問題,然而,由于父母教養方式的不當、教育焦慮以及親子關系等問題使孩子們難免被煩惱、壓抑、焦慮等負性情緒所困擾。

帶學生走進地鐵宣傳垃圾分類

“說實話,很多孩子的幸福感都是大人給的,我希望讓他們懂得自己也有發現幸福、創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這也是我作為人師努力的方向!”吳燕說,不管是增強孩子們的抗挫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還是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她選擇把幸福播撒在教育的全過程。

鼓勵學生自主教育

這次的“心愿果”是我的

今天又到了頒發“心愿果”的時候了,值日班長像往常一樣宣讀本月行規表現,并根據積分宣布獲得“心愿果”的名單。

“耶!我終于可以提心愿啦!”榜上有名的同學歡呼著。晨會一結束,孩子們就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拿著自己的“心愿果”,興奮地交談著自己即將實現的心愿。一旁的孩子投來羨慕的目光,有的給自己鼓勁:“下個月我一定能管住自己,得到心愿果。”

“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自主和諧的班級氛圍是幸福的源泉。”。在吳老師帶領的班級中,每位同學都是班級“小主人”。

每月開心劇場——《西游記新編》

“吳老師,肯花心思、會花心思。” 武漢市功勛班主任夏娟娟和吳燕同事多年,她告訴記者,吳老師會邀請全班學生參與班級崗位自主管理,共同制定班級公約,班干部自己選,班會自己開,星級自己評,自主組織班級活動。為了激發每個學生班級自我管理的爭先意識,她還邀請“合伙人”——值日班長定期頒發“心愿果”,即每月根據積分可獲得一次兌現心愿的機會,“我想和好朋友坐一周同桌”“我想和吳老師打一次羽毛球”,吳老師盡力滿足同學們的期待,同時有些心愿還可以向父母提出,吳老師“穿針引線”,耐心跟家長溝通,給孩子們制造小驚喜。

自主班會展示

在“心愿果”的激勵下,同學們自覺遵守各項行規,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自我管理意識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也學會了欣賞他人,寬容待人。

以往調皮的孩子擔任班長后變得懂事多了,還能主動帶頭為班級增光添彩。以往作業拖沓的孩子擔任學習委員,開始主動認真完成作業,家長反映“好像是換了一個人”。

孩子們在班級舞臺上積極展示自我,在班級這個家庭中享受成長的快樂,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幸福。

課堂掠影

學會觀察“小燕”的眼睛

記者注意到,吳老師班上的一角有一個“百香果”園,里面擺放著各類書籍。沈陽路小學副校長沈麗莎介紹,吳老師無論帶哪個班級,都會根據不同的年級特點,把精選的書籍制作成“最美書單”,推薦給班上的同學,人人制定讀書計劃,每天堅持認真閱讀半小時。

人人制定讀書計劃

“我給孩子們說,吳老師的眼睛會說話,觀察吳老師的眼睛,你看到了什么?”吳燕說,為了讓學生懂得觀察、理解他人,從一年級開始他就培養孩子們發現的眼睛,“到了六年級,我和學生之間甚至可以達到用眼神交流的默契,快樂的、安慰的、拒絕的……”

吳燕鼓勵每位同學爭當小小作家,把平時看到的、想到的、讀到的、做到的,記錄下來,完成一本自己喜歡的童書。在這個過程中,從思考寫什么到怎樣寫,從封面、目錄、作者介紹、序言、插圖,孩子們精心籌劃、編寫。歷時一個學期,一本本獨一無二的童書誕生了,孩子們互相傳閱童書,互相欣賞,互相學習。

學生編寫的童書

一個班級就是一種文化,一個班級就是一種個性。吳燕經常在班級開展豐富有趣的特色活動,帶著孩子們在行走的課堂中浸潤體驗,在體驗中幸福成長。

“生活課堂無限大,社會生活的焦點、熱點,總能成為我的教育契機。”在吳老師的指引下,同學們設計了很多特色活動:“今天你笑了嗎?”“每月開心劇場”“班級新聞聯播”“班級美食節”等,活動的設計權、組織權、評價權交給孩子們,老師適時引導,偶爾幫助。

溫馨瞬間

“有的孩子比較自我,可能家庭環境什么都是現成的,但在這樣的活動中他們能學會與人交往求同存異,也能體驗到自主創造的幸福。”班級活動異彩紛呈,家長們也紛紛加入進來,“家長評委”“家長課堂”,家校合作,讓這個大家庭更溫暖,更歡樂!數次被評為市、區優秀班集體,孩子們在溫馨的班集體中感受著幸福的童年。

紙服裝表演

九年后的祝福短信

去年,教師節,在上海同濟大學就讀的小果,發來一條短信:“吳老師,我們分開九年了,但您對我的影響一直都在。您是啟蒙老師,更是榜樣,正直善良,對學生公平公正,卻又時尚活泛。總覺得‘知世故而不世故’說的就是吳老師這樣的人,也正是我為人處世的信條與目標……”

傳唱經典

“千斤套路抵不過二兩真誠。”夏娟娟老師評價道,正是因為吳老師真誠地對待每位學生,學生們才會如此信任這位熱愛生活、傳遞幸福的老師。

小飛——一位患有脊椎疾病的學生,他的父母在感謝信中這樣飽含深情地寫道:“小飛回到家告訴我們,‘今天又是吳老師幫我擦洗干凈,換上舒服的褲子,她就是我的另一個媽媽!’”

師生共享幸福教育

一位社區工作的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激動地打來電話:“吳老師,真心謝謝您!每天早上充當‘鬧鐘’,定時提醒孩子上學不遲到,還單獨給他輔導,您辛苦啦!”

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我

“這些話語,雖然簡簡單單,卻讓我感受到了作為老師的幸福。”每個孩子如同一粒種子,不僅需要成長的基本土壤,更需要陽光雨露對生命的滋潤滋養。因為,幸福教育就是要讓教育本身成為師生幸福的過程。

把幸福播撒在教育的全過程

“每天清晨,當我迎著校園中的第一縷陽光走進班級,看著教室里的班級公約墻、貼滿心愿的‘生態樹’、每月心語欄,耳畔傳來孩子們甜甜的問候,我的一天就會元氣滿滿。”吳燕說。

(來源:極目新聞)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