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天地矚望”
【資料圖】
啟程“科學之旅”
7月8日
中國科學院大學
送出2023年首封本科生錄取通知書
來自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孫奕飛
從國科大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郭田德手中
接過了一份包含“天地矚望”的“錄取禮包”
天上“北斗”璀璨領航
地里“金豆”薪火相傳
啟封國科大2023年本科生錄取通知書
一支金色“北斗七星”
映入眼簾,熠熠閃光
組成“北斗七星”的“東生118”
產自吉林省西部鹽堿地
是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大豆分子設計育種團隊
7年時間精選培育的耐鹽堿新品種
也是中國科學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的重要成果之一
它們的品質,見證了科研工作者
敢為人先、向困難亮劍的精神
它們的成長,記錄了國科大師生
攻堅克難、與時間賽跑的故事
從古至今
中華民族虔誠地仰望星空
望向北斗
從不放棄求知探索和勠力同心前行的渴望
正如國科大校長周琪院士
致2023級本科新生的信中所言:
希望你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
已在心中埋下一??茖W的種子
把“科技創新”作為永恒的理想追求
把“服務國家、造福人民”
作為一生的前行方向
2015年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來到吉林西部鹽堿地實地考察
寸草不生、泛著白花的鹽堿地
卻讓馮獻忠研究員既興奮又憂愁
“若能讓大豆在這片鹽堿地上開花結果
將可有效扭轉我國大豆依存進口現狀?!?/p>
自此,一場與時間賽跑的
鹽堿地大豆“種子選手”選育攻關戰
正式打響
馮獻忠帶領師生團隊
建成40萬個株系的大豆突變體種質資源庫
和大豆多基因聚合技術平臺
建立了以育種方案全基因組選擇設計
育種后代基因芯片選擇
和加速育種的大豆分子設計育種平臺
經不懈努力
分子設計育種系列的“東生大豆”陸續通過審定
2022年10月
“東生118”在未改良的中重度鹽堿地上
首次種植畝產達到150.4公斤
成為了吉林西部鹽堿地增收的“種子選手”
浩瀚蒼穹,北斗璀璨
大豆組成“北斗七星”陣列
種子指引“科技創新”航向
愿它為國科大新生
指明通往新征程的方向
愛迪生曾說過
“驚奇就是科學的種子?!?/p>
鉆研科學
既要仰望星空探索未知
又要腳踏實地直面困難
馮獻忠希望這七顆大豆
在給國科大新生帶來驚奇的同時
萌發他們心中探索科研的種子
在“北斗七星”的指引下
長出希望之葉
綻放青春之花
收獲成功之果
于鹽堿地中破土而出的信念
都傾注在這七顆小小的豆子里
如今,國科大將七顆“東生118”
送到你的手中
予你“斗志昂揚”的干勁
予你“斗重山齊”的期許
愿你“破土出金”
成為一顆“獨立自主”的種子
愿你“堿地生金”
成為一顆“矢志奮斗”的種子
愿你“點豆成金”
成為一顆“協同創新”的種子
同題共答,同向而行
將青春夢想擲向科學征途的星辰大海
用勇毅擔當應答創新路上的國之疑難
屬于你的榮耀時刻
值得祝福和紀念
國科大還隨錄取通知書寄送了
一份電子可信時間戳
讓國家標準時間“北京時間”
見證你的錄取時刻
一本《百位著名科學家入黨志愿書》
希望你能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
恪守“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的校訓
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
12位兩院院士寄語
為你踏上旅途的驚奇時刻加冕
翹首以盼你燦若北斗星辰的未來
一約既定,萬山無阻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我們相約離科學最近的地方
向“北斗指明”的方向
前進!前進!
編輯:王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