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  正文

天天熱點評!2023年“國際中文日”啟動儀式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舉辦

評論

新華網北京4月21日電 在中國傳統節氣“谷雨”及第14個“聯合國中文日”到來之際,2023年“國際中文日”啟動儀式于4月20日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舉辦。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出席儀式并發表主旨講話。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明、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中鋁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石森、“新漢學計劃”青年學者范狄在儀式上致辭。語合中心主任馬箭飛主持儀式。

吳巖在主旨講話中指出,中文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作為中文母語國,中國政府始終把配合支持各國中文教學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把加強中文教育資源供給作為世界語言文化公共產品的重要內容。今年是第四個“國際中文日”,活動主題很好地契合了各國人民加強人文交流、深化文明對話的迫切需要和共同呼聲。

吳巖強調,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優美的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之一,更是深化文明對話、加強國際合作、探索人類未來的一把金鑰匙。國際中文教育的蓬勃發展,加快了中文融入世界的步伐,也為世界各國民眾特別是青年朋友開辟了職業和人生的新通道,成為促進世界多元多彩文明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大新亮點。


(相關資料圖)

吳巖表示,面向未來,中國政府和人民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國際中文教育,按照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完善中文辦學體系,加強基礎資源建設,培育國際中文在線教育新業態,推動國際中文教育本土化進程,大力發展“中文 職業技能”教育,深入實施系列品牌項目,進一步促進中外語言文化交流合作,推動世界多元文明互學互鑒。

張明在致辭中表示,長期以來,中文的運用保障了上合組織以及其他很多國際組織的正常運轉、交流、溝通,也促進了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期待所有中文愛好者能通過“國際中文日”這樣的活動進一步增進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成為上合組織乃至全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

周浩黎表示,中文已日益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特別是與印尼友好關系的紐帶。隨著兩國交往的日益深入,中文在印尼越來越受到歡迎,許多印尼學校都開設了中文課程。相信通過中文這座橋梁,印尼和中國的關系將更加緊密,兩國人民也將更加友好。

楊丹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外國語大學始終致力于全球語言教育,在把外語引入中國的同時,也將中文帶到了世界各地。未來,北外將助力國際中文教育從走出國門到深入當地、從走進課堂到走向社會、從中文教育到中文賦能,更好地推動中文走向世界,推動中文與世界其他語言的雙向交流。

石森表示,“中文工坊”和“中文 職業技能”培訓有力提升了海外中資企業本土員工的中文語言能力和職業技能水平,提高了企業本土化運營效率,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中文不僅成為兩國員工交流的工具,更為增進彼此互信發揮了重要作用。

范狄分享了他在復旦大學的學習生活以及不久前參加“新漢學計劃”鄉村振興主題研修活動的感想,表示“新漢學計劃”為各國青年學者搭建了交流、合作、共享的平臺,提供了多樣化理解中國和研究中國的機會。

儀式上,中外嘉賓共同見證“中海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雙語文庫”項目啟動和《職業中文能力標準》發布,為印尼駐華大使夫人艾茜薇女士“畫布上的多彩生活”畫展揭幕,見證語合中心與哈爾濱、蘭州、連云港簽署“中文 ”項目協議,并一同啟動2023年“國際中文日”。

啟動儀式前,中國廣播藝術團的藝術家們用一張近千年的宋代古琴與大提琴為來賓表演了《酒狂》和《天地同和》兩首中西融合音樂作品。儀式后,中外來賓還參觀了畫展,參加了中醫、古琴和茶文化體驗活動。

作為全球中文教育大家庭共同的節日,“國際中文日”已連續舉辦四年。近日,聯合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陸續舉辦了中文日慶祝活動。全球140多個國家的駐外使領館、中文教學機構、中外學校,以及“漢語橋”俱樂部、中文學測中心、網絡中文課堂、中文工坊等將在“國際中文日”期間舉辦1500多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精彩活動。

編輯:王韻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