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料圖】
8月29日,小米集團發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公告,同時也公布了小米汽車業務的數據,其中包括14億元的研發費用。根據公開財務數據計算,小米集團已經為汽車業務投入超過55億元。從供應到制造,再到產品和銷售等方面,小米集團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
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在財報會議中明確表示,關于小米汽車的消息未經公司授權,無法透露更多細節。然而,他和小米創始人雷軍最近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系列與造車相關的照片,引起了廣泛討論。盧偉冰解釋說,他和雷軍最近一起在新疆參加了夏測活動,這也是他們發微博時顯示的位置。他表示,小米汽車的2024年上半年量產和銷售目標沒有改變,并且目前一切進展順利,甚至超出了原先的預期和計劃。
小米集團進軍汽車行業的動作一直備受關注。去年,小米宣布將投資10億元成立小米汽車部門,并表示將投入100億元用于造車業務。小米汽車的進展順利,顯示出小米在汽車領域的雄心和實力。小米集團的投入和盧偉冰的表態都給人們帶來了對小米汽車未來發展的期待。
——小米汽車技術布局已久
在汽車業務的投資上,早在2014年,雷軍就通過順為資本參與了蔚來汽車的創立。隨后投資了小鵬、智行者科技、北醒光子等汽車領域相關公司。
小米集團于2021年3月30日發布公告,宣布計劃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專注于智能電動汽車業務。該子公司首期投資金額為100億元人民幣,并計劃在未來10年內投資100億美元。至此,小米造車計劃塵埃落定。
小米自2015年開始陸續申請了汽車相關專利,并且在2020年的專利申請數量約為134件,顯示出了其長期以來在技術方面的布局。從專利種類上來看,小米的汽車相關專利涵蓋了汽車定速巡航、能源補充、車輛操控、導航、輔助行駛和行車安全等多個方向的發明專利。小米特別關注汽車作為新型電子產品的交互性,并且在產品開發中充分考慮了安全性,主要集中于智能座艙和行車安全功能的開發。
小米汽車借助其在手機領域和物聯網領域多年的經驗積累,可以說,具備了相當程度的軟硬件研發制造能力。目前,傳統的汽車制造模式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盡管互聯網造車行業存在一些挑戰,如技術難題、市場競爭和監管政策等,但其前景仍然十分樂觀。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的逐步成熟以及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互聯網造車行業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