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4月20日訊(記者趙瞳銥 通訊員 潘江 胡方竹)今天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中醫理論里春季屬肝,“肝旺于春”,此時肝氣旺盛,多見情志致病。谷雨節氣,南方空氣多潮濕悶熱,需要注意預防濕邪傷人脾胃。
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規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結合谷雨節氣的自然特點,應該如何健康養生?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副主任潘江進行了詳細介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健脾祛濕護脾胃
谷雨節氣,多雨潮濕,濕邪侵襲容易傷人脾胃。脾喜燥而惡濕,若濕邪困脾,影響脾臟的健運功能,會導致食欲欠佳,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若脾不升清,亦可出現疲勞、困倦的“春困”表現。
1、藥膳食療,顧護脾胃
所謂“藥食同源”,中醫里面有很多食物都可入藥,可以多吃健脾利濕的食物,如山藥、薏米、山楂、神曲等。日常也可以沖泡一些利水滲濕的茶飲,可用荷葉、玉米須、薏米、紅豆等泡茶。
2、穴位按壓,艾灸護胃
平時可用手指指腹按壓或艾灸健脾祛濕的穴位,如陽陵泉、三陰交、神闕、足三里、承山穴等。用食指指腹按揉,每穴5-10分鐘;也可以用點燃的艾條在穴位上方2-5厘米處艾灸,每穴5-10分鐘。
二、調暢氣機調肝膽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春天對應肝木,萬物升發,人體的肝氣也易受環境影響而升發太過。肝主疏泄,調暢情志,正因如此,許多情志疾病都在春季高發,例如抑郁、焦慮等。
1、拍打經脈,激發經氣
選擇下肢內側的肝經、上肢內側的心經,沿著經絡巡行的路徑,用四指輕輕拍打,可疏通經絡,調理氣機。同時也可按壓刺激肝經上的大敦、行間、天沖等穴位。
2、無味調和,均衡飲食
《黃帝內經》有言“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多食酸,則肉胝月芻而唇揭”,在飲食上,注意不要過食酸味。可以多吃百合、山藥、蓮子、枸杞等食物滋陰養肝。
三、谷雨養生長身高
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谷雨時節,萬物生長,也是小兒生長發育旺盛的時候。身高偏矮小的兒童,需抓緊春天的最后階段合理保健調理。
1、穴位按壓,小兒助長
小兒捏脊,或按揉足三里、百會、涌泉穴可振奮陽氣、扶正祛邪,幫助小兒長高。捏脊是在背部用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拇指與其余四肢相對用力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復3-5遍。
2、積極運動,強健身體
兒童應多進行戶外活動,特別是跳躍拉伸性的運動,如打籃球、跳繩、游泳等,每天保證3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
標簽: